预制场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格及数量外,尚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及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等,以确保其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4)、根据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计算好油表读数,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 B、预应力钢绞线下料 预应力钢绞线加工在专用台座上进行,下料长度包括锚具长度、张拉工作长度。 C、预应力束安装就位 待普通钢筋扎好后,按设计坐标定位每隔 50cm布置一道架立筋,用架立筋上的钢筋环固定波纹管,波纹管相连用直径大 5mm的波纹管接头,接缝处用胶布封好,然后把预应力钢铰线穿入波纹管内。 预应力钢绞线穿入波纹管之前,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表面缺陷检查和下料长度的检验等。 锚头内部用填充物塞实,以防漏浆或电焊碰伤预应力筋。 D、锚具安装 安装锚垫板时,牢固程度必须足以抵抗浇注砼时的振动和冲击,而且充分使模板与锚垫板之间、锚垫板与波纹管之间漏进水泥浆。 安装锚垫板时,详细检查,保证锚具与预应力孔道垂直,且锚垫板与波纹管的接缝部分不产生折线,确保张拉时锚具对中。 E、预应力张拉 梁体预应力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行: a、 砼的实际强度不低于设 计强度等级的 90%且龄期达到七天,砼强度须经实验室确定已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 b、 张拉设备已校核,张拉操作和程序已文件化,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F、张拉程序 0→初应力→ Fk(持荷 2分钟)→封锚 ( Fk为张拉控制应力) 预应力张拉实行张拉应力、延伸量双控,张拉时作好相应的张拉记录。 如实际延伸量与设计延伸量误差大于 6%时,认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施工完梁体所有预应力后,检查梁体上拱度,若不符合要求,则采取相应调整措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G、张拉顺序: T梁: 50%N2→ 100%N3→ 100N2→ 100%N1 H、压浆 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以不超过 24h 为宜),以免预应力钢绞线松驰或锈蚀。 1)、施工准备 a)、切除锚板外超长钢绞线(只留 3cm), 将锚塞周围预应力钢筋间隙用水泥砂浆封锚,封锚砂浆抗压强度不足 10Mpa时,不得压浆。 b)、 压浆前将排气孔、压浆孔、排水孔等全面检查,并对压浆设备进行安装检验。 c)、压浆前,首先吹入无油份的压缩空气清洗管道,接着用清水冲洗管道,直到将松散颗粒除去及清水排出为止,然后用过滤压缩空气吹干孔道内积水。 每个喇叭管压浆孔安装闸阀,以便压浆时保持恒 压。 d)、压浆机械应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泵的最大压力应达到 ~。 泵及其吸入循环应是完全密封的,以避免空气进入水泥浆内。 e)、压力表在第一次使用前及使用中认为需要时应加以校准。 所有设备在灌浆操作中至少每 3h 用清水彻底清洗一次,每天使用结束时清洗一次。 2)、水泥浆技术要求 压注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 50MPa,其技术要求如下: a)、水灰比宜为 ~,掺入适量减水剂后,水灰比可减少到。 b)、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 3%,拌和后 3h 泌水率宜控制在 2%,泌水应在 24h 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 c)、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当膨胀剂。 水泥浆掺入膨胀剂后的自由膨胀率应小于 10%。 d)、水泥浆的拌合应首先将水加入拌合机内,再放入水泥。 经充分拌合后,再加入掺加料。 掺加料内的水分应计入水灰比内。 拌合应至少 2min,直至达到均匀的稠度为准。 任何一次投配以满足 1 小时的使用即可。 水泥浆稠度控制在 14~18S 之间。 3)、压浆作业 a)、水泥浆自调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30~45min。 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经常搅动。 b)、压浆前,应将锚具周围的间隙和孔洞 用砂浆填封,以防冒浆。 c)、压浆时按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孔道压浆。 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 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宜尽量先连续压浆完成,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通畅。 d)、压浆采用一次压浆方法,即由甲端压向乙端,待乙端管口冒出稠度达到规定的浓浆后,关闭乙端阀门,待压浆泵压力达到 ~,并保持恒压至少 2min 后,在不漏浆时关闭甲端进浆阀。 e)、压浆 2 天后应从注入端及出气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和纠正。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 3 组的 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 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f)、气温超过 35℃,压浆应安排在夜间进行。 I、封端锚 预应力管道压浆后,将预制板端部结合面清洗干净并凿毛,扎好封锚端钢筋,装模,浇注封锚端砼。 必须严格控制封锚后的梁体长度。 H) T梁 检测标准 、 钢筋加工及安装 A、 基本要求 1)、 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 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 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5)、 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B、 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 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177。 5 尺量:每构件检查 2个断面 3 同排 梁、板、拱肋 177。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177。 20 灌注桩 177。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77。 10 尺 量:每构件检查 5~10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77。 10 尺量:按骨架总数 30%抽查 1 宽、高或直径 177。 5 4 弯起钢筋位置 (mm) 177。 20 尺量:每骨架抽查 30% 2 5△ 保护层厚 度 (mm) 柱、梁、拱肋 177。 5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 8处 3 基础、锚碇、墩台 177。 10 板 177。 3 C、 外观鉴定 1)、 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2)、 多层钢筋网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保证骨架的施工刚度。 、 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 A、 基本要求 1)、 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 预应力束中的钢丝、钢绞线应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绞、扭麻花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 3)、 单根钢绞线不允许断丝。 单根钢筋不允许断筋或滑移。 4)、 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面积的 25%,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5)、 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操作。 6)、 预应力钢丝采用镦头锚时,镦头应头型圆整,不得有斜歪或破裂现象。 7)、 制孔管道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 圆顾。 锚垫板平面应与孔道轴线垂直。 8)、 千斤顶、油表、钢尺等器具应经检验校正。 9)、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设计要求,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 压浆工作在 5℃ 以下进行时,应采取防冻或保温措施。 11)、 孔道压浆的水泥浆性能和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压浆时排气、排水孔应有水泥原浆溢出后方可封闭。 12)、 按设计要求浇筑封锚混凝土。 B、 后张法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管道坐标 (mm) 梁长方向 177。 30 尺量:抽查 30佩每根查10个点 2 梁高方向 177。 10 2 管道间距 (mm) 同排 10 尺量:抽查 30%,每根查5个点 1 上下层 10 3 张拉应力值 符合设计要求 查油压表读数:全部 4 4 张拉伸长率 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 定时 177。 6% 尺量:全部 3 5 断丝滑丝数 钢束 每束 1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的 1% 目测:每根 (束 ) 3 钢筋 不允许 C、 外观鉴定 预应力筋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有明显的锈迹。 J) T梁预制施工注意事项 1)、 T梁底模暴露在大气中的时间 要短,要减少污染和锈蚀,对底模表面应进行保护,如覆盖或涂刷油脂防锈剂等。 2)、砼搅拌时,要对砼后台(搅拌站)进行精心的管理,把水池、水位变化引起的水泵抽水量进行统计分析,以更精确地按抽水泵延时器进行用水量控制。 气温对坍落度损失的影响也要进行分析,从而避免后台坍落度的控制到前台不适用。 3)、预制梁板砼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50s,尤其要保证减水剂的搅拌均匀。 从砼拌合开始,必须在 1 小时内完成浇筑。 4)、梁板预制时,设伸缩缝处的梁端部应按图纸提供的尺寸做好槽口预留和预埋钢筋工作。 5)、预制 T 梁必须严格按 桥梁施工图及通用图要求控制各部分尺寸。 6)、预制 T 梁中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 7)、钢绞线张拉采取双控,以钢束伸长量进行校核,各钢束理论伸长量详见附表: 8)、所有新、老砼结合面均应严格凿毛处理。 (二)箱 梁预制 六、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 科学决策、系统管理、精心施工、全员参与、服务到位、尊重监理、业主满意。 、质量目标 本工程将按 ISO9002质量管理模式要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体系,编制程序化 文件和质量管理手册,实行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控制。 全部分项工程质量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优良等级,且监理工程师的验收评定结果以及公路质量监督部门工程交工验收评定均在 90分以上,确保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