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内容摘要:
宜度等。 校核合格后应预以充分加固,确保稳定。 ②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要根据时限确定拆模时间,同时要按照正常的拆模顺序拆模。 拆模时限除按设计规定外,还应根据气温情况及砼强度情况确定:非承重侧面模板,须在砼强度达到 且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 拆模时间的确定主要是砼强度决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按浇筑后的时间决定拆模时间,为此,项目试验室应根据砼部位及气温等情况,经试验后将强度时间折算成天数(或小时), 以便决定各部位砼的拆模时间。 拆除后的模板应马上分类清理并按规划存放,以备再次使用;不再使用的模板经清理和养护后运出施工现场存放。 混凝土施工 ① 混凝土原材料选用 骨料在进场前,首先进行材料分承包方评定,选择优质、信誉好的单位进行本工程的材料供应。 水泥:本工程的水泥拟采用山水水泥,施工过程中,水泥按照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选用适当的品种,水泥的品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规定,每批水泥的生产厂家、品种、标号、数量、出厂日期以及厂家的试验证明均应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拟采用河道内水,施工前先进行水质化验,其水质指标符合招标文件规定方可使用。 黄砂: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其质量标准、细度模数均应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碎石:会同监理工程师选矿,采用质地坚硬、粒形、级配良好的碎石,其质量标准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质量不合格的石子不准使用。 石子到工地经验收合格后卸料,并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合格后使用,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石子的堆放应按品种、规格分开,不得混杂,严禁在卸料、转运过程中混入土及其它杂质。 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根据进场的水泥品种、标号、骨料,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施工规范的要求,以及施工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拟委托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进行配制。 现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控制:根据试验室确定的最优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结合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来确定现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③ 混凝土拌和 按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 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试配调整,施工工程中经常进行检校,确保计量准确,拌和时间按满足规范要求确定,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均匀性。 ④ 混凝土运输 砼的运输采用砼泵车或三轮车直接送到砼浇筑地点。 零星砼浇筑采用翻斗车运输入仓。 ⑤ 砼浇筑、振捣 底板砼:其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方法,每层厚度控制在 25c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面层用平板振动器复振,止水附近防止振捣器破坏止水铜片,采用人工补浆振捣密实,混凝土表面三搓两抹成活。 ⑥ 混凝土养护及表面保护 为保证砼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强度,必须认真做好砼养护工作。 主体工程混凝土施工主要在春夏季。 为保证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强度,做好 混凝土养护工作很重要。 水平表面采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帘且洒水进行养护 ,使混凝土在 14 天内保持湿润,对已浇筑的混凝土专人做好养护和保护工作,加强对棱角和突出部位的保护。 砼构件预制 本工程预制砼为桥梁预制混凝土空心板。 ①场地为请报业主审核指定的场地,预制前,保证场地平整、坚实、无杂物,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保证砼构件不因混凝土浇注和振捣引起沉陷变形。 模板要严格按照图纸尺寸配制。 ② 钢筋安装和绑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的安装和绑扎。 ③预制时,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并及时对混凝土做含气量、塌落度试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砼板的质量。 ④ 预制构件的预埋件:按施工图纸所示安装钢板、钢筋、吊耳及其他预埋件。 ⑤ 对预制完的砼空心板要用水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 14天,并及时对缺陷进行修补。 ⑥ 模板安装和拆除: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模板的安装。 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拆模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保证构件不变形和 棱角完整; 、梁、柱屋架等构件的底模时,如构件跨度小于或等于 4m,其混凝土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50%,如构件跨度大于 4m,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75%; ,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并应避免较大的振动或碰伤孔壁。 ⑦ 预制砼管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100%,方可装运。 卸车时注意轻放,防止损伤。 ⑧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偏差: ,其长度允许误差177。 10mm,横 断面允许误差177。 5mm; (用 2m直尺检查)允许误差 5mm; ,边角无损伤。 运输、堆放、吊运和安装 ① 运输: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才可对构件进行装运,卸车时应注意轻放,防止碰损。 ② 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构件堆放不得引起混凝土构件的损坏。 堆垛高度应考虑构件强度、地面耐压力、垫木强度及垛体的稳定性。 ③ 吊运:吊运构件时,其混凝土 强度不应低于施工图纸和监理人对其吊运的强度要求,吊点应按施工图纸的规定设置,起吊绳索与构件水平面的夹角不得小于 45176。 ;起吊大型构件和薄壁构件时,应注意避免构件变形,防止发生裂缝和损坏,在起吊前应做临时加固措施。 ④ 构件安装:应按施工图纸或监理人的批示进行安装。 安装前,应使用仪器校核支承结构的尺寸和高程,并在支承结构上标出中心线和标高。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安装位置,须经校正无误后,方可焊接或灌注接头混凝土,接头部位的金属件焊接应符合本技术条款的规定,应对全部焊缝的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 查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接缝的混凝土或砂浆不得低下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预制混凝土的安装偏差,不得超过 GB50204952表。 尚未达到设计强度的预制构件,应在安装完成后继续养护,只有在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 5)钢筋工程 、钢筋原材料的进场检验与存放: 、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需分批作机械性能试验。 如使用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还应进行钢筋化学成分分析。 材料需先检测后使用 ,严禁不合格钢材用于该工程。 、钢筋运到工地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 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铺设一层碎石,条件允许可浇筑地坪,并设排水坡度,四周挖设排水沟,以利泄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且不宜少于 20cm,上部采用塑料布覆盖,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取样,每批代表量应不大于 60t。 在每批每种规格的钢筋中的任意两根钢筋上各取一组,每组试样从每根钢筋端部截去 50 公分~ 1米,然后再截取试样七根,五根作拉力试验(包括屈服点、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另两根作冷弯试验。 如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试,如复试仍不合格,则该批 钢筋不予验收,不得用于工程上。 、加工场地及加工机械 、钢筋的加工场地分别布置在各施工区域内。 每个施工区域设 1条钢 筋加工生产线,布置 1台钢筋切断机、1 台钢筋弯曲机、1台调直 机、 1台钢筋对焊机设备等。 、钢筋原材料加工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 整值和弯钩增长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直钢筋下料长 度 =构件长度 保护层厚度 +弯钩增长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直段长度 +斜段 长度 弯曲调整值 +弯钩增长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内周长 +箍 筋调整值 +弯钩增长长度。 、钢筋的规格加工形状、尺寸、数量应与钢筋翻样单相符。 钢筋的 间距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由专业人员进行钢筋翻样,完成配筋料表,配筋料表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 现场项目总负责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进场地的钢筋品种如与图纸不符时,钢筋代换需经设计院认可后方能代用。 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 范》 (GB5020492)和图纸设计要求加工。 现场建立严格的钢筋生 GB5020492 GB50204 产、质量检验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节约措施,降低材料损耗措施。 、钢筋半成品的堆放:钢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层、分段并按构件名称、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数量和使用部位。 、钢筋的焊接 ( 1)竖向钢筋:当 d=14 25mm 时,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小于 14的钢筋采用搭接绑扎连接。 ( 2) 框架梁筋钢筋直径 d≥18 mm,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或机械连接。 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清除钢筋端部的铁锈污泥等杂质。 焊具机头上的上下夹头分别夹于上下钢筋,钢筋应上下对筋夹后紧不得晃动。 引弧法可用直接引弧法或铁丝引弧法。 直接引弧法是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 24 ㎜ 引弧。 铁丝圈引弧法就是将铁丝圈放在上下钢筋的端头之间 ,电流通过铁丝与上下钢筋端面接触点形成短路引弧。 铁丝采用直径 ㎜ 的退火铁丝,圈径为 1012。 引弧后加快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 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最后在断 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的金属和熔渣。 接头焊接完毕,稍等到一会,方可回收焊剂、卸下夹具,并敲去焊壳,焊包必须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厚度应大于或等于 4 ㎜。 闪光对焊 ( 1)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底、焊机容量在 100150KVA 情况下,可采用连续闪光对焊;当超过上述情况,且钢筋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钢筋端面不平整,应采用闪光 预热交光焊。 连续闪光对焊钢筋上下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50KVA 熔量的焊机焊接 钢筋直径为20mm 以上; 100KVA 熔量的焊机焊接钢筋的上限直径为 20 ㎜。 ( 2)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子要求: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 4。 ( 3)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倍,且不得大于 2㎜。 外观检查结果,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电弧焊接头:( 1)搭接焊有双面焊和单面焊两种。 宜采用双面,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接。 1 钢双面焊缝长度 4d, 2 级钢双面焊缝长度为 5d,钢单面焊缝长 度8d,钢单面焊缝长度 10d 为钢筋直径 12d。 ( 2)搭腔接焊接头的厚 度 S不应小于 ;焊缝宽度Ь平应小于。 ( 3)搭接焊接时,应在搭接焊接形成焊缝中引弧;在端头收弧前应填满弧壳,并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 焊接完毕,应敲去焊渣。 、钢筋的现场绑扎 、 主筋铺设前必须在垫层上弹出轴线位置 线及基础边线,必须保证主筋位置正确,保证下皮钢筋的间距。 连梁 钢筋在绑扎时在垫层上弹出主轴线位置线,在主筋上画出箍筋位置,主筋在搭接绑扎时,绑扎不少于3道,箍筋与主筋绑扎时箍筋开口交叉布置不得在同一方向并保证135176。 弯勾,满足抗震要 求,严格控制 钢筋搭接锚固长度及骨架的大小尺寸。 、条基主筋铺设前必须在垫层上弹出,主轴线位置线及底板边线,为保证主筋位置正确,上皮筋在绑扎时用钢筋凳子支樘,间距 2m,为保证上下皮钢筋的间距,钢筋接头在同一截面处受拉不超过 25%,受压不超过 50%。 、基础柱钢筋在加工场地绑扎好,按照垫层弹出的柱边线放置钢筋,放置好以后,用电焊将柱钢筋固定在承台上层钢筋上,钢筋上部至少两个方向用钢筋支撑,防止钢筋偏移。 、主体结构的柱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 接头的 位置要 相互错开 35D,接头在受拉区不大于 50%,接头位置要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不得有 2 处接头。 、柱子箍筋按设计要求间距计算箍筋数量,并严格控制柱截面尺寸。 将箍筋套柱子主筋上。 在柱子主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动,由上向下进行缠扣绑扎。 角筋部位用双钢丝扣,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176。 ,平直部分不小于 10d,底层柱底部 高度加密长度为净高的 1/3,上部梁的上下口加密区为柱净高的 1/6 且 大于500mm,柱的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垫块绑在主筋外皮上。 、板筋的安装绑扎:板筋在绑扎钢筋前应弹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 和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 绑扎钢筋时,靠外围两行的相交点 应全部绑扎,中间部份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但应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移位。 对双向受力钢筋则不得跳扣绑扎。 底层钢筋绑扎好,摆好钢筋马登或钢筋支架后,即可绑扎上层钢筋的纵横两个方向的定位钢筋。 并在定位钢筋上划线,然后排放纵横钢筋,绑扎方法与下层相同。 绑扎板筋时,先清理板上的杂物,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主线管、预留孔及时配合安装,伸入支管的锚固长 度和搭接长度 应满足设计要求。 板筋、梁筋需伸支座构件应满足锚固、搭接长度要求。 底板钢筋的上、下层钢筋如有接头时,应按规范要求相互错开, 其位置、 数量和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搭接处, 应在跨中 (板。凿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相关推荐
测应与变形监测频次同步且宜采用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处理应修正系统误差,剔除粗差,并根据监测结果计算相邻次间的应力增量和累计值, 形成图标。 将应力应变监测结果与过程分析结果对比分析,评价结构的工作状态,提交分析报告。 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可分为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和其他位移监测。 [条文 说明 ] 沉降监测,对文物建筑地基、基础及地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移动进行的监测,分为 下沉监测和上升监测
③进行项目日常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及处理有关安全隐患,对现场安全管理负主要责任。 ( 7)、项目预 算员 ①负责项目预决算和工程签证工作。 ②按设计图纸及定额用量对物资计划审核控制。 房地产 E 网 房地产与物业管 理实用资料库 ③负责统计报表的编制及有关工程盘点。 ( 8)、项目材料员 ①负责有关材料和机械的组织进场,并保证各种合格证的到位。 ②负责项目材料的保管及发放,保证所需材料的及时到位。
1 承包人采购材料设备:除发包人供应材料、设备外,工程所需的其他材料、设备均由承包人采购。 承包人在采购重要材料、设备前,应征得发包人同意并按图纸设计内容、有关技术质量标准采购,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对材料、设备质量负责。 如采购的设备、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由承包人修复或拆除及重新采购,并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由此延误 的工期不予顺延。 承包人采购的材料设备在使用前
2 10 0~20 黄熟后期 23 30 8 0 江西省全南县正和陂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程 实施方案 12 根据灌区内水稻的种植面积及相应定额,结合区内降雨情况,灌区内早、晚稻 P=90%用水量成果见下表: 江西省全南县正和陂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程 实施方案 13 早稻灌溉用流量表 ( p=90%) 灌溉期 生长期 小计 泡田期 返青期 分蘖 初期 分蘖 望期 分蘖未期 园杆期 孕穗期 开花期
上。 转弯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转弯处的交点上。 光缆标石的埋设要求: d) 标石应埋设在不易变迁,不影响交通与沟耕作的位置。 如埋设位置不易选择,可在附近增设辅助标记,以三角定标方式定光缆位置。 e) 标石间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100米,标石应位置准确、埋设正直、齐全完整、编写正确、字迹清楚,并符合下列规定:标石规格、埋深、字体大小和内容等符合省公司要求。 标石尽量埋在不易变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