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内容摘要:

容包括科学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创新方法等,采用个案分析、辩论和研讨等教学方式,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36. 文学与艺术欣赏 (72 学时 ) 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文学、音乐、影视、绘画等作品的欣赏,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学习和继承人类文明遗产,陶冶情操,进行素质教育。 37. Inter 应用 (72 学时 ) 12 本课程主 要内容包括 Inter 应用技术、网络主页的设计工具及使用方法、网络主页的设计与制作、网站维护等,使学生掌握 Inter 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8. Web 应用开发 (72 学时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Inter 网上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方法、通用网关程序设计、 Web 数据库接口程序设计等,使学生掌握 Inter 开发基本技能。 39. 电子商务 (72 学时 ) 电子商务是一门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应用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电子商务的 关键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40. 多媒体制作 (64 学时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二维与三维图形设计与编辑方法,音频与视频计算机处理方法等,运用多媒体开发工具,制作完整、实用的多媒体作品,使学生掌握多媒体制作基本技能。 41. 动画设计制作 (72 学时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二维和三维图形设计和动画制作方法,实现数字动画的音频、视频效果,设计完整、实用的动画作品,使学生掌握动画设计制作基本技能。 42. 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护 (72 学时 ) 本课程主要学习常用办公设备以及图形、图像设计中所需 要的多媒体辅助设备的使用常识与常规维护方法,例如:扫描仪、数字相机、摄像头、光盘刻录机、打印机、绘图仪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复印机、传真机等的使用与维护,使学生掌握若干种计算机外设的使用和维护基本技能。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供参考 ) 表 1 3 年学制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分类 学期 理论教学 实习实训 毕业设计 考 试 机 动 假 期 合 计 1 17 3 1 1 4 26 2 17 1 1 1 6 26 3 18 2 1 1 4 26 4 16 2 1 1 6 26 5 18 2 1 1 4 26 续表 分类 学期 理论教学 实习实训 毕业设计 考 试 机 动 假 期 合 计 13 6 0 6 12 0 2 6 26 总计 86 16 12 5 7 30 156 注:按周分配 表 2 4 年学制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分类 学期 理论教学 实习实训 毕业设计 考 试 机 动 假 期 合 计 1 17 3 1 1 4 26 2 17 1 1 1 6 26 3 18 2 1 1 4 26 4 16 2 1 1 6 26 5 18 2 1 1 4 26 6 16 2 1 1 6 26 7 18 2 1 1 4 26 8 0 6 12 0 2 6 26 总计 120 20 12 7 9 40 208 注:按周分配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供参考 ) 表 3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参 考 学 时 备 注 文 化 基 础 课 程 1 德育 176~ 204 3 年学制和 4 年学制文化基础课程通用平台 (学时范围供 3年学制和 4 年学制选择 ) 2 语文 272 3 数学 272~ 344 4 英语 27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2 6 体育与健康 172~ 204 7 物理 72 续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参 考 学 时 备 注 文化 8 实训 专业教育 1 周 (30 学时 ) 14 基础课程 活动 军训活动 3 周 (90 学时 ) 公益活动 1 周 (30 学时 ) 合 计 1488~ 1620 专 业 必 修 课 程 9 电工基础 102 3 年学制和 4 年学制专业必修课程通用平台 10 计算机电路基础 102 11 计算机原理 72 12 编程语言基础 72 13 数据库应用基础 72 14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54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 72 16 多媒体技术应用 72 17 就业与创业 54 18 计算机专业英语 72 19 英文打字实训 2 周 (60 学时 ) 20 录入与图文编排实训 2 周 (60 学时 ) 21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 2 周 (60 学时 ) 22 上岗实习 6 周 (180 学时 ) 23 毕业环节实践 12 周 (360 学时 ) 24 工程制图 /CAD 64 4 年学制增加专业必修课程 25 软件方法基础 72 26 可视化编程应用 72 27 信息系统应用基础 64 28 沟通技巧 54 29 局域网组成实践 54 30 电子实训 2 周 (60 学时 ) 31 局域网实训 2 周 (60 学时 ) 合 计 1464~ 1964 续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参 考 学 时 备 注 专 32 常用应用软件 7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门化推荐 15 业 选 修 课 程 33 计算机安全与管理 48 选修课程 34 商务基础 64 35 创造性思维 72 36 文学与艺术欣赏 72 37 Inter 应用 72 38 Web 应用开发 72 39 电子商务 72 32 常用应用软件 72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门化推荐选修课程 34 商务基础 72 36 文学与艺术欣赏 72 37 Inter 应用 72 38 Web 应用开发 72 40 多媒体制作 64 41 动画设计制作 72 42 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护 72 表 4 3 年学制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合计 学 期 备 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文 化 基 础 课 程 1 德育 176 2 2 2 2 2 文化基础课程平台共 1338 学时 2 语文 272 4 4 4 4 3 数学 272 4 4 4 4 4 英语 272 4 4 4 4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2 6 6 体育与健康 172 2 2 2 2 2 7 物理 72 4 续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合计 学 期 备 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6 专 业 必 修 课 程 9 电工基础 102 2 4 专业必修课程平台共 744学时 10 计算机电路基础 102 6 11 编程语言基础 72 4 12 计算机原理 72 4 13 数据库应用基础 72 4 14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54 4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 72 4 16 多媒体技术应用 72 4 17 就业与创业 54 3 18 计算机专业英语 72 4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32 常用应用软件 72 4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门化推荐选修课程共 328学时 33 计算机安全与管理 48 3 34 商务基础 64 4 35 创造性思维 72 4 36 文学与艺术欣赏 72 4 32 常用应用软件 72 4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门化推荐选修课程共344 学时 34 商务基础 64 4 36 文学与艺术欣赏 72 4 40 多媒体制作 64 4 41 动画设计制作 72 4 周 学 时 28 30 28 27 27 表 5 4 年学制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合计 学 期 备 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文 化 基 础 课 程 1 德育 204 2 2 2 2 2 2 文 化 基础 课程共计 1470学时 2 语文 272 4 4 4 4 3 数学 344 4 4 4 4 4 4 英语 272 4 4 4 4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2 6 6 体育与健康 204 2 2 2 2 2 2 续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合计 学 期 备 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7 7 物理 72 4 专 业 必 修 课 程 9 电工基础 102 2 4 专 业 必修 课程共计 1124学时 10 计算机电路基础 102 4 2 11 编程语言基础 72 4 12 计算机原理 72 4 13 数据库应用基础 72 4 14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54 4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 72 4 16 多媒体技术应用 72 4 17 就业与创业 54 3 18 计算机专业英语 72 4 24 工程制图 /CAD 64 4 25 软件方法基础 72 5 26 可视化编程应用 72 5 27 信息系统应用基础 64 4 28 沟通技巧 54 4 29 局域网组成实践 54 3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32 常用应用软件 72 4 计 算 机信 息管 理 专门 化推 荐 选修 课程共 544学时 33 计算机安 全与管理 48 3 34 商务基础 64 4 35 创造性思维 72 4 36 文学与艺术欣赏 72 4 37 Inter 应用 72 4 38 Web 应用开发 72 4 39 电子商务 72 4 32 常用办公软件应用 72 4 多 媒 体技 术与 应 用专 门化 推 荐选 修课程共 560学时 34 商务基础 64 4 36 文学与艺术欣赏 72 4 37 Inter 应用 72 4 38 Web 应用开发 72 4 40 多媒体制作 64 4 41 动画设计制作 72 4 42 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护 72 4 周 学 时 28 28 28 29 24 26 24 18 七、说 明 1. 模块化课程结构 (1) 将课程按大类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种类型。 3 年学制和 4 年学制具有通用的文化基础 课程平台,只是某几门课程的学时长短有所不同;专业课程也以 3 年学制为一个通用课程平台, 4 年学制在其基础上增加若干课程。 (2) 文化基础课程共列出 7 门课程和 3 项实训活动,合计 1488~ 1620学时;专业必修课程的 4 年学制通用平台列出 10 门课程、 4 项实训实习和毕业环节实践,合计约 1464学时; 4年学制在此平台基础上增加专业必修课程 6 门和 2 项实训,合计约 1964 学时。 (3) 针对不同的专门化推荐不同的选修课程模块组合。 建议 3 年制学校选修 4~ 5门课程约320 学时 (约占总学时的 10%) , 4年制学校选修 7~ 8门 课程约 500 学时 (约占总学时的 12%)。 (4) 3 年学制总课时约为 3250 学时, 4 年学制总课时约为 4100 学时。 2. 大科技概念 大科技概念反映了当今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的新态势,强调素质与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中包括了思想品德、人文素质、科学思维、专业技术、职业能力、身心健康、社会环境以及其他补充辅助性课程,基本体现了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 3. 非学科化课程 鼓励课程非学科化与综合化,包括: (1) 大专业综合性课程,如信息系统应用基础等;(2) 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如电子商务等; (3) 相近学科综合性课程,如软件方法基础、商务基础等。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校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转变角色。 鼓励学校采用项目设计制作、分组研讨、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撰写论文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校探索考核方式多样化的改革与创新,建议采用综合性大作业 (如课程设计、项目制作、社会调查、撰写论文等 ) 、课堂活动、实操考核、口试、笔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其中,综合性大作业的比重应不断增加。 5.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按照“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的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