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d9省道塘栖至乾元段公路整治工程内容摘要:

浆水收集,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入附近河道水体,一般不会对河道水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于半干涸河道,可利用雨季与非雨季时间差进行施工,施工完毕进行清理,这样进行桥梁施工可减轻对河道的影响。 施工期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还田作农肥。 施工期 固废 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这些固体废物不进行妥善处理处置,随意乱堆乱排,必将对工程周边的大气、水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分别予以分析: 建筑垃圾:本工程的施工场地,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建筑垃圾,总体数量较少,为一般性的固体废物,要求施工单位对每个施工场地设置建筑垃圾收集池,该收集池具有防风、防雨淋设施,施工单位定期清运处理,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生活垃圾:本工程施工场地和营地,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总体 数量较少,要求施工单位对每个施工场地和营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等设施,同时具有防风、防雨淋设施,施工单位清运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 环境影响分析 水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营运对水体产生影响主要来自二个方面: 1)暴雨冲刷路面与桥面,形成地面径流污染水体; 2)车辆发生突发性事故有毒有害物品进入水体污染水环境。 由于本项目沿线不设收费站,因此无生活污水的影响。 跟路面径流相同,桥面径流主要也是暴雨冲刷桥面而形成。 根据类比监测,初期雨水(前 1 小时)桥面径流的污染物浓度相对较 高,污染物平均浓度大致如下: CODcr343mg/L,石油类 mg/L、 SS 2256 mg/L、氨氮 mg/L,并随时 12 间而降低。 拟建工程道路两侧地下分别敷设有雨水管,路面、桥面径流经雨水管收集后排入附近河道。 由于路面、桥面径流占整个区域地面径流量的比例是很小的,相对目前整个区域的其它污染源的比例也是很小的,故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十子港及其支流的水体造成明显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是短时间影响,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 在暴雨、连续阴雨天、台风、大雾及冬季路面积雪等恶劣天气下,容易引 起行车事故,并且交通事故发生概率随车流量的增加而上升。 虽然危险品运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机率很小。 但危险品车辆的交通事故概率毕竟不是零,且营运中远期全路段上交通量大幅增加,因此在桥梁段也不能排除重大交通等意外事故发生。 也就是说,危险品运输车辆在拟建城市道路上,万一出现交通事故而严重污染环境,污染沿线水质的可能性不能说不存在。 所以必须采取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对出现这类严重污染环境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有效的防范。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分析 本工程 汽车尾气 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工程两侧种植绿化带,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和 敏感点的影响,预计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声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敏感点噪声预测值,对项目沿线敏感点在营运近、中、远期的具体评价如下 , 沿线居民村庄近期、中期、远期超标统计见表。 表 项目近中远期敏感点超标统计 评价标准 项目 2020 年 2019 年 2027 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4a 类 个数 5 5 5 5 5 5 平均 最小 dB 最大 dB 超标个数 0 5 0 5 0 5 2 类 个数 5 5 5 5 5 5 平均 13 最小 最大 超标个数 0 5 0 5 0 5 上表可知, ① 4a 类区 :沿线位于 4a 类区的 5 个敏感点中,近中 远期昼间均能够达标,而夜间 5 个敏感点均有不同程度超标,最大超标范围 ~ dB。 ② 2 类区: 沿线位于 2 类区的 5 个敏感点中,近中远期昼间噪声级均能达标,预测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 dB,而近中远期夜间 5 个敏感点均超标,最大超标范围 ~ dB。 近中远沿线敏感点昼间达标率达到 100%,夜间全部敏感点超标。 由于道路车流量大,且车速较高,对两侧敏感点的影响相对普遍较大,且道路整治后大型车比例占全部车型的 28%,导致夜间敏感点全部超标。 社会 环境 影响分析 土地的征用直接影响到失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及市的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好各项补偿措施,解决好失地居民的生活出路,减少工程征地对失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影响。 搬迁安置会造成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来源结构,影响学生上学、居民就业和原有邻里关系,另外还会带来陌生环境的不适感。 根据公众调查,沿线的大部分民众对工程的建设表示支持,只要征地和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合理、安置措施到位,他们愿意配合做好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工作。 对于需要拆迁的居民,一般希望就近迁移安置,希 望安置房以低层、多层住宅为宜。 由于改建工程在原路基础上改建,拆迁量不大,可以结合沿线的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当地新农村建设和拆迁安置小区建设进行消化。 只要建设单位按 “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制定和执行拆迁安置计划,则对社会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14 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表 41 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 分类 施工期 运营期 社会环境 ① 施工路段设置安全标志;交叉工程施工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证行人、行车通行安全和顺畅。 ② 安全、文明施工,避免一些当地正常的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 ③ 对被拆迁居民和单位,制定合理的补 偿安置方案,统筹安排,充分协调,足额补偿。 ④ 对于本工程建设占用的耕地,建设单位应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征地补偿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浙江省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并及时支付补偿费用。 ⑤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文物古迹须立即停工,并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把有关情况报告给当地文物部门,以防文物丢失,并积极配合做好文物抢救工作。 ⑥ 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选线进一步优化,少占用基本农田,并对占用的基本农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报,保证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 ① 加强公路管理工作,确保道路通畅,以提供群众的出行方便; ② 做好公路日常养护和绿化 ,使公路与周围环境协调。 生态环境 ① 尽量减少施工期临时占地,渣场用地及时复绿恢复生态功能。 ② 各种临时占地工程完成后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 ③ 使用荒地或其它闲散地时也应及时清理整治、恢复植被,防止土壤侵蚀。 / 环境空气 ① 加强施工管理,提倡文明施工、集中施工、快速施工。 ② 堆场应加强管理,在物料堆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网 ),合理安排堆垛位置,并采取加盖蓬布等遮挡措施。 ③ 施工场地、拌合站等应远离周围环境敏感点下风向 300 米以外,并采取全封闭作业。 ④ 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落散装物 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全部过程中时,应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 ① 加强交通管理,确保道路畅通; ② 做好路面养护工作,减少车辆滞速怠速状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③ 加强公路绿化。 地表水环境 ① 跨河桥梁的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或平水期进行桥梁水下部分施工,尽量做到枯水期干施工; ②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工程沿线分布有较多的村庄,工人营地可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距离村庄较远的施工场地,可租赁移动临时厕所,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并定期运出处理。 ① 加强跨河桥梁的防撞护栏等级; ② 制定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5 ③ 施工生 产废水:对施工生产废水,如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和废水以及施工泥浆水,主要含有泥沙, SS 浓度较大,应设置排水沟集中收集后排入设置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对施工机械、车辆维修、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通过设置固定的施工机械清洗场,对含油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并设置隔油池处理。 各类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或隔油处理达标后可回用于附近的农田或山林灌溉,或者由槽车运送至其他较近的村庄回用于农田或山林灌溉。 ④ 施工过程中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养生水等含有害物质的废水。 声环境 ① 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并经常维修保养; ② 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夜间( 22:00—6:00)严禁在沿线的声敏感点附近施工(特别是在沿线的村庄敏感点附近); ③ 选择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的地点时,应保证周围 200 米内无敏感点分布。 ④ 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具体监测方案参见噪声监控计划,施工期噪声监测超标较严重的敏感点可以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设置临时隔声墙或临时隔声板等。 对于规模较大的敏感点,经由路 段实施低噪声路面,并设立警示牌,控制行车车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