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研究doc-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内容摘要:

内容,其中 任何一项标准 都 不可能涵盖建设内容的方方面面,当《标准》的规定或要求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时,应根据当地的实践 经验或相关专家研究、论证来选取适宜的工程建设标准,以便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3 灌溉排水工程建设标准研究 概述 灌溉与排水工程的作用在于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灌溉与排水工程 与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 12 组成了 土地开发整理 的 单项 工程 体系, 灌溉与排水工程 又 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渠系建筑物工程等单位工程。 建设规模 等级 土地开发整理建设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规模等级,也影响着投资 的大小,因此首先应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大小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才能进行工程的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重点投资和示范 项目建设规模要求 (见表 3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般均在 2020 hm2以下。 浙江省山多地少,从尊重客观事实出发,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的建设规模宜分大、中、小型,详见表 32。 表 31 国家重点投资和示范项目建设规模表 项目性质 地貌 总规模(公顷) 单片规模 (公顷 ) 总片数 开发 丘陵 100600 ≥ 20 ≤ 10 平原 4002020 ≥ 50 ≤ 10 整理 丘陵 1001000 ≥ 40 ≤ 10 平原 4002020 ≥ 60 ≤ 10 复垦 丘陵 60400 ≥ 60 ≤ 10 平原 2001000 ≥ 60 ≤ 10 表 32 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规模控制目标 表 项目类型 项目级别 投资来源 建设规模( ha) 独立片数(片) 单片面积( ha) 土地整理 大型 平原河网区 ≥ 2020 ≤ 10 ≥ 200 山地丘陵区 ≥ 1000 ≤ 10 ≥ 100 中型 平原河网区 1000~ 2020 ≤ 10 ≥ 150 山地丘陵区 600~ 1000 ≤ 10 ≥ 50 小型 平原河网区 1000~ 400 ≤ 15 ≥ 60 山地丘陵区 100~ 600 ≤ 15 ≥ 40 土地开发 大型 平原河网区 ≥ 1000 ≤ 10 ≥ 100 山地丘陵区 ≥ 600 ≤ 10 ≥ 50 中型 平原河网区 750~ 1000 ≤ 10 ≥ 60 13 山地丘陵区 600~ 300 ≤ 10 ≥ 30 小型 平原河网区 750~ 400 ≤ 10 ≥ 50 山地丘陵区 300~ 100 ≤ 10 ≥ 20 土地复垦 大型 平原河网区 ≥ 500 ≤ 6 ≥ 80 山地丘陵区 ≥ 250 ≤ 6 ≥ 50 中型 平原河网区 200~ 500 ≤ 8 ≥ 70 山地丘陵区 250~ 100 ≤ 8 ≥ 25 小型 平原河网区 ≤ 200 ≤ 10 ≥ 60 山地丘陵区 ≤ 100 ≤ 10 ≥ 20 工程建设 等 别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等别的划分, 项目区内引水、提水工程的流量规模应与项目区土地面积对应,对于多个项目片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当按单片土地面积或流量规模分属不同的工程等别时,其工程等别按其中最高等别确定。 项目区内引水、提水工程的流量规模等别应符合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2020) 和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的规定 , 同时应符合本标准对工程建设等别的规定。 与水利行业的灌区建设规模相比均为小型工程,但为了控制工程投资,有必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别以及建(构)筑物 等 别 ,依土地开发整理特点进行划分。 ( 1) 水源工程 等 别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 水源工程 主要指蓄水量在 10 万 m3以下的塘堰 、 蓄水池 、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 为了控制投资规模,土地开发整理建设项目有必要 对 10 万 m3以下的塘堰 、小型拦河坝工程进行分级。 塘堰( 10 万 m3以下 ) 以蓄水量为标准, 工程 等级 划分为大型、中型与小型,笠见表 33。 表 33 塘堰( 10 万 m3 以下 )工程等级划分表 工程等别 大型 中型 小型 总蓄水容积( 104m3) 10~ 5 5~ 1 < 1 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级以流量为标准,工程等级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详见表 34。 表 34 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级 工程等别 大型 中型 小型 引水流量( m3/s) 5~ 2 2~ 1 < 1 14 水源工程 修筑 于 堤上 时 , 则 其级别不得低于堤的级别。 ( 2) 输排水 及泵站 工程 等 别 在农田灌溉与排水过程中,一定时间内需水量和排水量的满足是决 定输排水工程大小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输排水工程等别划分的过程中,以流量为依据有利于级别的控制。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所涉及的灌排工程均为 田间末级工程,其级别划分可按表 35 进行。 相应的渠系建筑物级别划分 见表 36,须注意的是在堤上修筑的渠系建筑物,其级别不得低于堤的级别; 渠系建筑物与公路交叉布置时,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的级别。 表 35 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等级 划分表 工程等级 工程类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灌溉流量( m3/s) 农渠 / / < 斗渠 / 5~ 1 < 1 排水流量( m3/s) 农沟 / 5~ 1 < 1 斗沟 20~ 10 10~ 2 < 2 表 36 渠系建筑物工程等级 划分表 工程等级 大型 中型 小型 过水流量( m3/s) 10~ 5 5~ 1 < 1 与灌排工程紧密联系的是 泵站 工程,为与输排水工程配套,泵站工程以流量或装机功率 为划分标准,详见表 37。 表 37 灌溉、排水 泵站工程 等 级 划分表 工程等级 大型 中型 小型 装机流量 (m3/s) 10~ 2 2~ 1 < 1 装机功率( 104kw) ~ ~ 注: 装机 流量 、装机功率是指包 括备用机组在内的单站指标; 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级时,则按高等级确定。 灌溉标准 灌溉工程 设计 时应 首先确定 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 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灌溉设计保证率作为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 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 灌溉设计保证率 是指 在工程设计使用期内 , 能保证正常灌溉供水年数所占的百分数。 例如设计保证率 P=80%表示灌溉设施在长期运用过程中,平均每 100 年 保证 正常供水 80 年。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一项在经济分析基础上产生的指标,由于它综合反映了灌区用水 15 和水源供水两 方面的影响,因此能较好地表达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 灌溉设计保证率因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不同 , 可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法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 ( 1) 浙 东 北水网平原 类型区 本区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 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密布,为典型的江南水乡。 另外有丘陵岗地以及波状、倾斜平原分布。 本区 水资源 丰富 , 能满足农田 灌溉 的需要。 本区 的浙东和浙北地区 是 浙江 省经济发展水平 最高和 较 高 的地区。 耕地分布连片集中,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条 件较好, 农业生产水平 较高。 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 75~ 95%之间。 考虑上述因素,本着不低于现有水平并适当提高的原则,本区灌溉设计保证率 保证在 80~ 95%之间 ,低山丘陵旱作区可当降低到 75%。 其中 水网圩田平原 工程 类型区 水源条件相对较好 , 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90~ 95%; 低 山丘陵 工程 类型区 的 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 85%; 沿江平原 工程 类型区 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85~ 95%。 水田对灌溉的要求较高,故其灌溉保证率适当提高。 结合近年来的灌溉实践,水旱作物的灌溉保证率 按表 311 确定。 ( 2) 浙西 北 山地丘陵 类型区 浙西 北山地丘陵类型区 处于 浙江省的西北部。 本区的年降水量比较丰富,日照时数年辐射总量为我省低值区。 本区暴雨、热雷雨较多,在开化县的马金附近是全省的梅季暴雨中心之一。 区内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较为高峻,地形切割较深,起伏变化较大,并有不少丘陵盆地,河谷小平原错落分布。 本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 , 部分地区经济发达。 耕地 零碎分散 , 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潴育水稻土为主 ,土层 较为 深厚,土壤肥力条件较好, 农业生产水平 一般。 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 70~ 85%之间。 考虑 到山地丘陵灌溉的实际可能性 ,本区灌溉设计保证率 旱作 可取 70~ 85%, 以水田为主的 可 取 80~ 95%。 其中 浅丘冲陇 工程类型区 的 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85~ 95%; 低山丘陵 工程类型区 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80~ 85%; 山地丘岗 工程类型区 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 80%。 ( 3) 浙中丘陵盆地 类型区 16 浙中丘陵盆地类型区位于钱塘江、曹娥江上游,是浙江省最大的丘陵、盆地集中分布区。 境内山间盆地分布广泛,山丘坡地面积大,盆地气候特征明显。 水资源相对不足,夏秋季少雨,丘陵山区伏秋干旱较为严重,是本省干旱集中区。 本区的金衢盆地是全省的夏季高温中心 之一。 本区经济发展水平 中等偏上,部分地区经济发达。 本区 旱地农业颇有特色,但秋季缺水易旱。 大小河流众多,水利设施差, 梅雨季节极易发生暴雨和洪涝,土壤类型以红壤、紫色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条件较好。 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 70~ 95%之间。 本区所涉及的工程类型区较为复杂,由于水源相对不足, 本 区灌溉设计保证率 旱作可取 75~ 85%, 部分山地丘岗可以取 70%, 以水田为主的 可 取 80~ 95%。 各类型区按以下标准确定灌溉保证率: 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 85~ 95%, 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 80~ 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 80~ 90%, 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 80~ 90%, 山地丘岗工 程类型区75~ 80%,从盆地到山岗 逐渐提高。 ( 4) 浙西南山地类型区 浙西南山地类型区位于浙江西南部,境内山地集中连片,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是浙江省山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深厚,土地肥力条件较好。 本区 是浙江省 经济 欠发达地区。 水利设施 条件较 差 , 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在60~ 80% 之间 ,少部分平原灌区可达 85%。 本区水力资源丰富,但农田灌溉的成本较高。 本 区灌溉设计保证率 旱作 可取 75~85%, 以水田为主的 可 取 80~ 95%。 各类型区按以下标准确定灌溉 保证率: 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 85~ 95%, 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 80~ 90%, 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 75~ 85%。 ( 5) 浙东南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类型区 浙东南沿海港湾平原类型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东面濒海,西面背山。 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港湾、丘陵交错,海涂资源丰富。 其中舟山群岛以丘陵为主,地貌特点是丘陵岛屿和海域相间分布,岛屿型滩涂面积广阔。 土壤类型多样,以水稻土、红壤、盐土、灰潮土为主。 气候受亚热带海洋气候影响较深,温暖湿润。 本区 是浙江省 经济 中等发达地区,部分地区经济发达。 本区 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灌溉主要 靠 外来水源 , 成本较高。 水设施 条件一般, 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在 70~ 90% 17 之间。 由于本区淡水资源欠缺,农田灌溉成本较高, 灌溉设计保证率 旱作 可取 75~ 85%,以水田为主的 可 取 80~ 95%。 各工程类型区按以下标准确定灌溉保证率: 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 90~ 95%, 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 85~ 95%, 海岛丘陵工程类型区 75~ 90%,滨海脱盐低地平原 工程类型区 80~ 90%, 滨海盐化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 80~ 90%。 综上所述,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按表 3 11 确定。 表 311 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 率 一级工程类型区 二级工程类型区 作物类型 灌溉设计保证率( %) 浙东北水网平原类型区 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主 80~ 90 水稻为主 90~ 95 低山丘陵工程 类型区 旱作为主 75~ 80 水稻为主 80~ 85 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主 85~ 90 水稻为主 90~ 95 浙西北山地丘陵 类型区 浅丘冲陇 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主 80~ 85 水稻为主 85~ 90 低山丘陵 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主 75~ 80 水稻为主 80~ 85 山地丘岗 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 主 70~ 75 水稻为主 80~ 85 浙中丘陵盆地 类型区 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主 80~ 85 水稻为主 90~ 95 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主 75~ 80 水稻为主 90~ 95 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 旱作为主 75~ 8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