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xx版doc内容摘要:
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3)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 3)供货单位药品销售委托书; 4)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5)血源筛查试剂的批签发文件; 6)出厂质量检验报告。 采购医疗器械类检测试剂应索取以下加盖供货 单位印章的资料存档: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对生产、经营属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一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只需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 2)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复印件; 3)供货单位医疗器械销售委托书; 4)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5)出厂质量检验报告。 进货检查验收 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检查验收内容主要有:1)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2)外观检查(运输包装箱完整无损,运输冷链符合要求,试剂包装盒完整无损,无液体 泄漏); 3)到货数量和销售凭证 (购货单位、试剂、供货商等名称,规格、批号、数量、价格) 隔离存放 应将通过进货检查验收后的试剂进行隔离存放,防止误用。 质量抽检 应建立并执行试剂的质量抽检制度, 应对每次 购进 的 试剂进行质量抽 检。 应将 试剂说明书 列入文件控制范围。 应对试剂说明书版本和内容进行检查。 其操作要求 如 已 变更, 实验室的试验操作在试剂启用时应同时变更,严格控制未 按试剂说明书进行试验操作 的情形发生。 试剂盒组成、组分性状与说明 书一致,无泄漏,足量,标识正确。 用于质量 抽检 的样本有: 1)试剂盒对照; 2)室内质控品; 3)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的血清盘。 前 2 种为必须,后 1 种为可选。 质量 抽检 结果要求: 1)试剂盒对照品检测结果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2)室内质控品检测结果符合 既定 要求; 3) 如果适用, 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的血清盘符合既定要求。 审核批准 应由授权人 对采购验收和质量抽检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核,批准其用于血液检测。 应建立和保存试剂采购验收、质量抽检和审 核批准的记录(见附录 C)。 试剂保存和质量监控 应对经批准使用的试剂进行标识 和放行 , 宜对 试剂盒 粘贴 “可用 ”标签。 应按试剂说明书要求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应对试剂的库存(批号、失效期、库存量等)进行管理,防止试剂过期或者中断。 在试剂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试剂性能出现衰减,如果试剂盒对照品和室内质控品的检测 值呈现连续走低趋势且无法使其回升纠正, 应 考虑终止使用。 仪器设备使用要求 新 的或者经过大修的检测设备在正式投入正常使用之前应经过确认。 新设备的确认应包括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经过大修的设备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确认,必要时应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 按照检测设备用户手册要求进行操作,包括使用、校准、维护等工作。 如果使用多台设备检测同一个项目,应对设备之间的性能和差异进行比 较。 应定期检查自动化检测设备试验参数的设置,应保存检查记录。 在试验过程中自动化检测设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手工操作时,应注意自动化设备操作和手工操作的衔接及其 对结果的影响。 应记录手工操作步骤和操作者。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应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整个检测过程(从标本接收、试验、结果和结论判定)进行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括: 1)标本接收; 2)试验项目选择; 3)试验数据记录与汇总; 4)试验数据的计算; 5)试验结果的判定; 6)血液筛查结论的判定; 7)血液筛查结论传输至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并为其所利用。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设置应建立权限控制。 应保存设置参数的书面记录,并定期将其与实际设置参数 对照,确保设置无误,应保存核实记录。 血液检测标本 血液标本的一般要求 1)标本与血液、献血者一一对应; 2)标本质量符合检测项目技术要求; 3)标本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血液标本采集与送检程序的制定 本血站实验室应与血液标本采集和送检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与协商,共同制定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质量管理部门应予以审核。 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应进行充分沟通与协商,共同制定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双方质量管理部门应予以审核,并经双方法定代表人 批准。 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的要点有: 1)标本类型及检测项目、标本量、标本管、标本运输及包装要求; 2)标本的惟一性标识(条形码); 3)标本的质量要求; 4)标本采集、送检和接收; 5)标本信息和检测报告信息的传输与接收,检测报告时限; 6)如为集中化检测,检测的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标识与联系方式。 血液标本管的选择 应根据每项试验的技术要求,采用相应类型的真空采血管留取检测标本。 试管应无裂痕、无渗漏,容量应满足检测项目要求。 将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列入血 液放行依据的实验室,应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选择合适的标本管,最好采用含惰性分离胶的 EDTAK2 真空采血管留取核酸检测标本。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标识 应对血液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识、登记和保存过程实施有效控制,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血液标本管贴签,确保标本与血液、献血者一一对应,贴签无误。 标本质量符合检测项目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用于血液放行的血液标本,应在采集血袋血液的同时或者从血袋血液中留取。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标识的具体操作见本规程 第 2 章全血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可以电子或纸面方式登记标本信息,应进行核对,防止信息录入错误。 可通过网络、传真或其它形式传输标本信息。 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后,根据所采用的采血管和试验的技术要求实施离心。 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 2~ 10℃。 血液标本包装与运输 标本应隔离密封包装,包装材料应满足防水、防破损、防外泄、保持温度、易于消毒处理。 装箱时应保持标本管口向上。 对于送交 集中化检测实验室的标本的包装要求主要有: 1)可使标本运输在过程中保持在 2~ 10℃; 2)外包装有明确标识(放置朝向、易碎)和交付接收双方的联系方式。 标本应在 2~ 10℃条件下运输,应对运输过程的冷链效果进行确认并定期监测。 应对标本运输过程进行记录,其要点有: 1)启运时间、地点; 2) 运抵时间、地点; 3)标本箱编号、标本类型、数量; 4)运输包装有无受损、有无泄漏; 5)运输时间 2 小时以上的应记录箱内温度; 6)标本交运人、承运人; 7)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影响标本质量的意外事件及处 理措施。 血液标本的交接 接收时标本应核查: 1)标本来源、数量、采集时间; 2)标本采集管使用正确与否; 3)标本是否满足既定的质量要求; 4)标本与送检单信息对应性和完整性。 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标本移出,对溢出标本管和原包装箱进行消毒并记录,必要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送检单位。 应拒收标本的情形有: 1)检测申请关键信息缺失或不符; 2)标本管上无标识或标识不清、不正确; 3)标本管选用错误; 4)标本量不足或被稀释;5)不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情形。 标本交接双方应在标本交接记录签名。 试验操作 按照试剂生产方提供的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如需对个别试验参数进行修改,应进行确认。 宜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操作标本和试剂加样以及试验过程。 自动化设备运行参数的设置应建立权限控制。 应保存设置参数的书面记录,并定期将其与实际设置参数对照,确保设置无误,应保存核实记录。 应保存自动化检测设备运行记录,并定期对运行状态进行审核。 自动化检测设备运行时, 如果需要人工辅助或干预,应对实施人工辅助或干预的人员、人工辅助或干预的时间和内容、与自动化检测设备运行的衔接等进行记录。 如果是采用手工操作标本和试剂加样或试验微孔板,应完整记录每一加样和操作步骤。 试验性能监 控 一般要求 在血液筛查过程中,应对试验性能持续进行监测,以发现正在发生的任何性能变化,这些变化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最终可能导致试验批次的失败,或者 弱 阳性样本的漏检。 选择能够 及时 反映试验性能或试验应用(试验或者试验操作者 /操 作系统)变化的 1 项或者多项参数进行监测,以保证试验性能。 这些参数包括: 1)试验对照的检测值 ; 2) 质控品的检测值 ; 3)初、复试有 反应 率及两者的比例(复试有 反应性 标本数 /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数)。 应当根据质控品的特性和用途加以选择和使用。 作为 试验有效性的外部对照 应具备: 1)经过 国际 (国家) 标准 溯源;2) 以合适的基质进行稀释 ; 3)检测标志物含量接近检测限( S/CO 值为 2~ 5)。 用 于监测试验稳定性的质控品,不要求经过 国际 (国家) 标准 溯源。 实验室应当尽可能使用质控品。 质控品所含目标检测物的浓度应满足实验要求。 在日常使用前应对质控品的种类、规格、外观、批号和效期进行检查。 质控品应与血液检测标本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进行检测。 如单一微板为一批试验,每一微板至少包括 1 份外部质控品。 外部质控品 和 内部(试剂盒)对照不可 相互 替代。 外部质控品的用途(用于判定试验有效性或监控试验稳定性)一经确定,不应随意更改。 ELISA 室内质控(参见附录 D)。 试验结果 的判定 试验结果判定规则 应制定明确的试验有效性和标本试验结果判定规则,将其编写或设置成为计算机程序,对其编写、设置、修改和启用应进行控制,所有修改均应保存原版本,确保其具有可追溯性。 试验有效的判定 应核查每批试验所使用的试剂、设备、试验过程、有无人工干预或其他非正常工作步骤出现等关键控制点,正确无误后方可对试验有效性进行判定 试剂盒各种 试验对照的检测值 符合试剂说明书的要求,是判定试验有 效的最低要求。 如果外部质控品的检测 值是作为试验有效性的判定依据之一,其检测值应符合既定要求。 如果外部质控品的检测值是作为试验稳定性的监控,其检测值应符合既定范围。 如果超出既定范围,按既定程序决定试验是否有效。 如果采用人工判定,应详细记录每一判定依据,应双人核查。 如果判定一批试验无效,则该批试验所有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无效。 标本试验结果计算和判定 判定试验有效后,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计算临界值和灰区。 根据标本检测值与临界值的比较结果,判定为标本检测结论为无反应性、有反 应性或不确定。 ELISA 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的重复试验 初次试验为有反应性的检测标本的后续处理有 2 种选择。 方案 1: 以同一试验对原血样(或从血袋导管重新取样)做双孔复试,如果双孔复试结果均为无反应性 , 其初试有反应性可能由于假反应性或技术误差导致,检测结论为无反应性,血液可放行供临床使用;如果双孔复试结果中任何 1 孔为有反应性 , 则检测结论为有反应性,对应的血液及由其制备的所有成分应隔离并报废,将血液标本转送相关实验室做进一步确证或补充试验 (图 41)。 方案 2: 不做重复试验,初次试验结论即为 检测最终结论 (图 41)。 无 图 41 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处理方案 核酸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进一步处理 (见试剂说明书) 血型检测 血型检测项目 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规定的强制检测项目有: 1) ABO 血型正确定型; 2) RhD 血型正确定型。 血型检测方法 血型筛查常用方法有平板法和微板法、血型鉴定常用试管法和微板法。 按照试剂说明书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 3 版)的规定进行具体操作和质量控制。 附录 E 提供了建立微板法一般方法,可供 实验室自行建立微板法时参考。 全自动化血型鉴定系统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投入使用前应经过充分确认。 如有必要,可增加血型基因检测。 血型检测结论 应当经过 2 次检测结果的比对,一致时才能做出血型检测最终结论。 如果 2 次检测结果不一致,应当进行细致审慎调查,发现导致不一致的原因,正确无误加以解决。 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判定 血液检测合格判定标准 HIV、 HBV、 HCV、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的最终结论均为无反应性, ABO/RhD 血型正 确定型, ALT 测定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血液检测不合格的判定标准 不符合 条规定的情形。 应当建立和实施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计算机判定程序。 如果需要人工判定,应由双人复核。 血液检测结论的报告和利用 血液检测最终结论是血液放行与否的依据。 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方可放行供临床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放行。 血液检测最终结论应以电子数据传输,并为计算机血液放行控制程序直接利用。 如果需要人工录入血液检测最终结论, 或者需要人工放行,应由双人复核。 血液集中检测的双方应明确血液检测结论的报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xx版doc
相关推荐
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34麦缆蛤罪案枣版适驯粤着神酮刺溪诵要喊庆琐谋筐碉庶毛谤恭讥乖色我出魄峪孟靴摸许膘条镰纵崇弘洗栅敦叠程诲宙谬蝴赂瓜叭彦售牌徐丢祷旗音 5) 、本工程的经营宗旨是“保本、微利、求发展”。 0115 重庆市江北区委办公大楼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3第二章 编制原则 3第三章 工程概况 4第四章 施工部署 5第五章 施工准备 11 第六章 施工协调管理
工程名称 科贸园 B3 地块 结构类型 框剪 检验批数 35 施工单位 广州富利建安公司 项目经理 丁燕 项目技术负责人 梁金周 分包单位 ╱ 分包单位负责人 ╱ 分包项目经理 ╱ 序号 检验批部位、区、段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1 地下四层 9~19*A~T 轴 √ 合格 2 地下 三 层 9~19*A~T 轴 √ 合格 3 地下 二 层 9~19*A~T 轴 √
扦焰粕曲谱级幂孺户犬位疯义妆餐押俗焉挥灾合搐心焙爽痊冶 多年来, 学 校领导十分关心和支持社会实践工作,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实践内容立足学院实际,着力于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集体和先进个人。 我校团 委 2020年 和 2020年被授予?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在计入保证金可用余额时不需折算。 3) 保证金可用余额 : 指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证券 市值及融资融券产生的浮盈经折算后形成的保证金总额,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和相关利息、费用的余额。 4) 实际应用 : 2. 融资保证金比例 、融券保证金比例 1) 融资保证金比例 是指客户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 公式为: 融资保证金比例 =保证金247。
④ 对营业部所有物品盘点并登记在物品交接本上。 清洁区域卫生标准 9: 30—— 10: 00 am 检查时间: 10:00—— 10: 15 am ① 物品、工作台表面无尘灰。 ② 各类物品摆放在规定位置上。 ③ 电话机必须用酒精消毒。 ④ 每周一电脑进行专业清洁维护保养。 ⑤ 地面无水渍、污渍、划痕。 ⑥ 玻璃门光洁,无尘灰、水迹、手印。 ⑦ 无卫生死角。 ⑧ 茶几上的鲜花、烟缸符合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