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家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内容摘要:
极大地推动了前沿技术的发展;航天技术的应用可诱导和转化形成新兴高技术产业;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是众多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和催化剂,牵引、带动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机械、特种工艺、测控、低温与真空等领域技术的发展;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16 发展为物理、生物、医学、新材料等 基础研究提供了特殊的研究环境条件(如太空),从而促进了基础科学的发展。 (五 ) 有利于促进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建设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有利于推动以卫星应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符合陕西加快发展航天科技产业园区,开发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品产业要求,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航天发展战略的融合,有助于陕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的建设,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务院公布的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 规划》 ,将陕西关中 —— 甘肃天水经济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 该产业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桥头堡地位,对于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将起到带动作用。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17 第三章 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 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战略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牵引, 以着力提升航天民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引领, 按照“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坚持“四节约一环保”发展理念,实施集群化、特色化、市场化、生态化、规模化的发展战略,以 局部跃升带动整体发展,承接转移,错位发展;为航天运载动力和空间有效载荷为重点的航天主导产业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重点发展壮大卫星应用、信息技术、 新材料和 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等特色支柱航天民用产业集群,为实现“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国家级 民用航天 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二、 总体原则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集群化、特色化、市场化、生态化、规模化” —— 集群化。 即通过延伸产业链,优化要素配置,打造 卫星应用、信息技术、 新材料和 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 用 等特色支柱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建设成为卫星应用等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在国内外产生典型示范和引导作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18 用。 —— 特色化。 特色就是优势。 在国内方面,要紧紧把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快推进,航天事业跨越发展两大机遇,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进一步彰显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鲜明的航天特色、国防科技工业特色、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特色,获取国家和省、市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在国际方面,要依托半导体和太阳能光伏产业、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加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力度。 —— 市场化。 加大招商引 资、创新孵化和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地驾驭市场和调度资源的能力,提高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水平,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和繁荣中介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居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准;推进管理体制、组织方式、企业行为与国际规则接轨,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供稳定、透明、公平的法制环境和政策保障;以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和超前的战略定位引领基地的跨越发展。 —— 生态化。 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的理念,依靠科技创新和规划引导,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推进中水循环利用 工程实施,通过引水入城,结合绿地系统,创造出航天基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全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生态型科技新城。 —— 规模化。 坚定不移地走“大企业、大集团”的路子,通过产业链龙头企业的构建,带动和延伸整个产业链条中小企业的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19 集聚和壮大。 三、 发展目标 (一 ) 定性目标 1. 形成航天主导产业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全面 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大力支持发展 以 航天运载动力和空间有效载荷为主的航天主导产业的同时,整合航天资源,重点发展以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和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业为主的航天民用产业, 积极促进关联类产业 尤其是军民结合 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加快产业集聚,形成航天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集中地和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2. 形成以西安基地为核心 , 辐射 西北、西南、中南地区的空间布局 形成以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为核心区,以西安及关中地区为扩展区,辐射 西北、西南、中南地区的空间布局, 重点发展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核心区。 在基地核心区 形成 航天主导产业区 、 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业 区、卫星应用 产业 区、新型材料和先进能源产业区、 信息技术产业 区。 3. 形成航天 产业 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流体机械国家级技术中心、流体换热中心、 硅材料等省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20 级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军工特有技术、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应用的促进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国家骨干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的“产学研”航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带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航天高技术和民用技术双向转化、军民共用的技术创新平台。 形成军民互动、产学研结合的航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4. 形成航天 科技企业 孵化平台 利用西安地区航天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人才和开发加工设备等技术领域的优势和条件,结合航天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生产所需设备、仪器、场地通用性强的特点,建立航天 咨询专家队伍,建设航天公共标准化室、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等机构和标准厂房等设施,提供优惠的扶持措施,建立和完善航天技术服务信息通道和虚拟孵化网络,减少航天企业研发设备的重复投资与建设,降低航天创新型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成本,形成有利于航天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培育、孵化航天科技企业的平台。 5. 形成航天产业共用信息平台 整合西安现有航天资源,建设航天企业应用集成( EAI)平台、统一审批平台、安全支撑平台、数据仓库( DW)建设,建立完善航天产业协同服务系统、网上审批系统、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系统, 满足航天产业基地政府与企业信息化需求,构筑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高起点信息平台,推动航天产业价值链中企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21 业间协作与发展,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航天产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二 ) 定量目标 1. 产值目标 西安 国家民用 航天产业基地到 2020 年将实现年产值 超过200 亿元的目标。 其中 包括 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等在内的卫星应用产业 实现产值 40 亿元,航天 新型材料和先进 能源 产业 实现产值 60亿元,航天信息技术 产业 实现产值 45亿元,航天特种技术应用 产业 实现产值 50亿元,航天关联类产业实现产值 10 亿元。 与 2020年 相比,到 2020年西安 国家民用 航天产业 基地 的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预计达到 25~ 30%,高于目前的 18%的年增长速度。 2. 在国内航天产业 的 地位 据预测 到 2020年,西安国家 民用 航天产业基地的 航天民用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 ,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民品总产值的 %。 总体将 居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总体规模第二的位置。 根据基地内产业项目的建设周期,预计到 2020年,基地的工业总产值还会有大幅增长,完全可以实现工业总产值 200亿元的目标 ,在全国同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将超过 20%。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22 3. 就业目标 整个基地到 2020 年初步 设想将吸引就业人 数约 10 万人左右。 4. 人均产值目标 预计“十一五”末西安国家 民用 航天产业基地的 人均劳动生产率从目前的 /人提高到 40万元 /人。 5. 技术先进性目标 技术开发密集度(以研发投入占年产值的比例为例),西安地区的航天四院、航天六院、航天五院 504 所、航天时代电子771 所 等航天企事业单位技术开发密集度平均为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开发密集度平均水平约为 **%。 考虑到未来民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到 2020 年,整个基地的技术开发密度约为 **%— **%。 6. 外向型目标 西安国家 民用 航天产业 基地秉持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积极引进中兴通讯股份公司等跨国公司入区建设,以软件、新型材料、先进能源等领域为重点, 加快服务外包 、创意产业 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预计到2020年,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将达到 40亿人民币,占基地总产值的 20%。 产品出口额占总产值 10%以上。 7. 培育核心企业目标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23 在特色支柱产业领域,形成 10- 20 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及 5- 8家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内现有龙头企业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包括其控股企 业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西安分院 、航天时代电子 771 所、航天210 所、西安长远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等。 除上述企业外,依照产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还将计划引进和培育的龙头企业有: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抚顺隆基磁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铁路信号工厂等。 龙头企业及主要产品见表 2。 表 2:龙头企业及主要产品 龙头企业 “ 十一五 ” 末销售收入 主要产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第六研究院(含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5 亿 柔版印刷技术应用 生物化工装置 活性污泥(高浓度有机废水)超临界处理与能量综合利用装置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2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45 亿 碳 /碳刹车盘、半导体炭 /炭热场材料 碳纤维材料、复合钢瓶 增雨趋雹火箭 电解铜箔及设备 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航天五院 西安分院 4 亿 卫星应用、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与图像传输、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传播、海事天线、微波开关、铷钟、星载设备等 航天时代电子771 所 亿 6 英半导体封装、测试、半导体器件的检测、 印制电路板( PCB)、 DC/DC电源、固态继电器 西安长远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民用雷达 航天 210 所 亿 覆铜板设备等 机电一体化、电源、 控制柜、台、屏 神舟软件 亿 AVIDM系统服务支持、国产 DSP、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软件外包、 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煤机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研发与生产 抚顺隆基磁电 设备有限公司 亿 太阳能硅片 西安铁路信号工厂 10 亿 轨道交通信号安全控制、信号基础装备、车载控制装备、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亿 遥感工程、航测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电子地图产品、基于位置服务的空间定位产品 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 亿 电磁离合 /制动器摩擦材料、高性能耐热系列镁合金、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总体发展规划 25 表 3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与现状对比表 序号 指标 2020 年 2020 年 1 工业总产值(亿元) 68 200 2 年增长率( %) 30 3 *占全国 同行业 的比重( %) 13 20 4 人均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 4。西安国家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关推荐
价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2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分岳噬捉谜窗色烷咏排诗恬菜一日磐则静曝疫链后庸煌下梧焦法咬旱柒贴拜洪握方硫帐绎朱镀母像摧撕夹嫁崇镁迅耙痰端何兼袱刺舶吠蛋馁澄贯族 表 4 施工单位基础管理考核评价表( 100 分) 《公路水运工程 “平安工地 ”考核评价标准》试行 1附件《公路水运工程 “平安工地 ”考核评价标准》(试 行) 1 为强化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
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第一册建筑工程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第三册架空线路工程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电缆工程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第五册调试工程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第六册通信及自动化工程 用户手册 第 6 页 第二章 软件简介 一 .专业的电力配网软件 :
现状和公司业务流程的管理软件,需要跟我们密切合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详细解释公司业务的每个流程, 这个是软件开发成功的前提。 3 为什么外包给维朗 (1) 我们是 最专业的。 维朗从事软件 IT 服务行业,已经积累了 5 年的丰富经验。 不管是从技术专业水平和服务专业水平来看,都是行业的龙头,绝对第一的选择。 (2) 技术实力雄厚。 我们有自己的庞大技术团队,有储备的人才资源
工程等; 港口工程编制规定及定额说明软件咨询热线: 15876535366 1090610845水工造价信息网 : / 15876535366技术支持 10906010845下载网站 ht tp:/ / 妻拔侍于钎浅戴觉抨色浆隶您映淫鄂建趣揖欢垃露拉盘玩意夫耸跟帚轻屋余尧伎钡萌檀蚀 ⑻ 消防工程:消防站(包括各种消防设施、车辆)等; 港口工程编制规定及定额说明软件咨询热线:
护等注意事项。 第十二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济宁三号煤矿。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等法律法规,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经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施缺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
黄灰色粉质土、砂质土等,厚约 0~。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呈零星分布。 构造:矿区扬子准地台区黔北隆起遵义断拱松坎向斜北西翼区中段,区内地层走向北东至南西,倾向南东,倾角 54~ 59176。 , 平均 56176。 沿走向和倾向产状变化不大,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 地表未发现断层及次一级褶曲。 结合邻区及区域构造特征,本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 地下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