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填造地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测量资料经自检、监理检查无误 复核内业计算资料, 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上签署批复意见 4 设置 GPS基准站,落实电源、电瓶等事宜,填报验单向监理工程师申报验收。 GPS基准站坐标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查 旁站 GPS基准站设置,检查基准点坐标输入是否正确,检查电源、电瓶的落实情况,批准基站验收 5 对基点进行检查,定期校核,变化较大时报监理工程师修正坐标 基线点通过验收 检查督促基点测量校核,有变化量的进行测量复查,批准坐标修正 ⑵监理要点 ①审查基点、基线布设方案是否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点位分布是否合理; ②如果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距离施工现场较远,无法直 接布设基点、基线,必须进行加密控制测量。 ③基点应设在通视良好、不致发生沉降位移的平整地段上。 16 ④设置 GPS基准站时,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基点。 通过已知控制点的北京 54坐标或地方坐标以及 WGS84坐标,确定基准站的三个转换参数,转换参数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输入 GPS接收机,承包商不得随意更改。 ⑤施工基线测设精度应符合( JTJ203—2020)《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规定。 ⑥为防止因沉降位移原因使基点发生较大变化,基点通过验收后,应间隔三个月时间进行复测校核,如有较大变化,应及时对基点坐标进行修正。 校核修正的工 作程序同基点验收程序。 (三)、水尺设立质量控制 监理程序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程序进行的先决条件 监理工作程序 1 编制水尺设立方案,并附技术核定报审表一式三份报监理工程师 业主提供的水准点经复核无误 审查设立方案是否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检查测量路线是否可行,批复放点测量方案 2 组织水准测量 通知监理工程师,外业测量时监理在场 旁站水准测量,检查水准点标记埋设是否稳固、结实,选点测量复核 3 在不受干扰、容易到达处设立水尺,校核水尺零点。 在水尺附近设立永久水准点。 水尺通过 监理检查验收 旁站水尺设立,检查水尺是否稳固、垂直,复核水尺零点是否正确 4 内业计算、整理资料,提交水准测量成果报告附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一式三份报监理工程师 外业测量资料经自检、监理检查无误 复核内业计算资料,批复放线报验单 5 对水尺进行维护、清洁,定期进行校核 设置的水尺通过验收 检查督促水尺校核情况,必要时进行测量复查 监理要点 (1)审查水准测量方案是否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2)在水尺附近应同时设立永久水准点,定期对水尺进行校核; (3)水尺应选用结实、耐用的材料制作,刻度宜用 成品刻度铁板,用铁钉固定在水尺表面; (4)水尺设置通过验收后,应注意维护,并进行清洁,保证读数清晰。 水尺零点要每月一次进行校核,有变化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对水尺进行修正,工作程序同水尺验收程序。 (四)、工前水深及吹填区原地面测量质量控制 17 监理程序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程序进 行的先决条件 监理工作程序 1 编制工前水深及吹填区原地面测量方案附技术核定报审表一式三份报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已签发开工令 审查工前水深及吹填区原地面测量方案,检查测量船的性能、吃水情况,批复技术核定报 审表 2 组织工前水深及吹填区原地面测量,测深仪读数校对,风浪较大时应停止测量 通知监理工程师,外业测量时监理在场(测量船、水位站各一人) 旁站水深及原地面测量,检查测量船测量上线情况;外业结束时,原始水深数据、定位数据拷贝一份备查 3 内业成图,整理资料。 将工前测量与设计进行比较计算挖淤挖砂及回填工程量差,将测量成果和计算书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外业测量资料经自检、监理检查无误 审查水深测量图,核对工前与设计水深,复核工前与设计水深的挖淤挖砂及回填工程量差,相差较大时通知业主 监理要点 (1)承包 单位在开工前进行水深及吹填区原地面测量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如不通知,则其测量成果监理工程师不予以签认。 (2)承包单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工前水深及原地面测量方案,经批准后才能实施。 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旁站水深及原地面测量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 3)水深测量应在风浪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测深仪记录纸上波峰与波谷之差超过 应停止作业; ( 4)测深定位点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 , 1:500测图定位点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 2mm; ( 5)测深前后必须对 GPS接收机、测深仪进行比对; ( 6)如工 前测量的水深与设计水深相比,挖淤挖砂工程量差计算超过较大时,向业主汇报解决淤泥卸放问题。 (五)、围堰测量控制 监理程序 序 施工单位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程序进 监理工作程序 18 号 行的先决条件 1 制定围堰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围堰施工方案已获批淮 审查围堰定位方案,复核定位资料 2 围堰施工测量 (轴线 .高程 )定位,若偏差不符合要求,重新定位。 测量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测量时监理在场 旁站围堰放线测量;抽检放线实测项目,检查测量记录表。 3 进行围堰测量,填报检测记录表。 围堰放线满足规范要求; 验收测量资料无误。 抽查轴线偏位; 监理要点 ( 1)审核围堰放样坐标及角度计算,特别控制好第一个点放样及有特征点的放样; ( 2)检查测量人员到位及仪器安置情况; ( 3)抽查围堰偏位情况。 (围堰允许偏位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执行) (六)、吹填施工测量控制 监理程序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程序进 行的先决条件 监理工作程序 1 制定吹填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吹填施工方案已获批淮 审查吹填方案,检查吹填区原地面复测资料。 2 吹填区沉降杆的布置及观测。 布置沉降杆前通知监理工程 师,测量时监理在场 旁站沉降杆的布置及观测。 3 将测量资料整理,绘制吹填后断面图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验收测量资料无误。 抽查吹填后的地面高程及相关资料。 将监理记录与承包单位的测量资料和验收断面图核对,签认断面图和测量资料。 监理要点 ( 1)吹填施工测量包括工前、施工中、竣工后的地形测量和施工期的检查测量和沉降观测。 ( 2)检查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 ( 3)吹填区沉降杆的位置及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9 a 沉降杆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布置。 b 沉降杆应稳固的竖直设置在吹填区原地面上,并应采取相 应的保护措施。 c 沉降杆应进行编号并测定其零点高程,其高程测量误差不应大于 10mm。 (七)、沉降、位移观测质量控制 监理程序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程序 行的先决条件 监理工作程序 1 编制沉降位移观测方案附技术核定表一式三份报监理工程师 审查观测方案,批复技术核定表 2 按设计图纸要求埋设沉降位移观测点,向监理工程师申报 通知监理工程师 检查沉降位移观测点是否稳固和各点初始高程 3 定期沉降位移观测,每月将资料整理报监理工程师 观测时通知监理工程师 检查观测情况,用仪器观测部分点,督 促承包单位观测和报送成果,核对和分析观测成果 监理要点 ( 1)承包单位应及时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点进行沉降、位移观测; ( 2)严格按设计要求观测频率进行观测,并定期或不定期旁站或抽查观测结果。 ( 3)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干扰、不致发生沉降位移的地方。 每次观测前,应复核控制点。 ( 4)每次观测应固定观测人员、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观测线路、方法,并尽量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观测。 (5)测点应设置在堤顶两侧不影响行车之处,测点问距 50—100米。 胸墙浇注后其顶面也应设点观测,竣工测量后沉降观测资料移交 业主。 20 五、 围堰工程监理细则 (一)、本工程围堰有:外围围堰 15条 28段 , 分隔围堰 7条 15段 , 总长 9200m。 围堰一部分新建, 一部分利用丙洲岛 新建护岸、现状堤岸。 外围围堰: (1)新建 外围 围堰 1 1 14等 8条 的设计顶标高有 、 、 ,高度一般为 ~ ,最大高度 , 堰顶宽度 , 厚度 500mm;内外边坡均为 1:,外坡中部设平台(宽 ); 所处位置淤泥厚度一般为 ~ ,淤泥底板标高~ ,局部厚度为 ~ ;淤泥层下一般为粗砂层,局部粉质粘土。 设计拟将基础底部淤泥全 部挖除,换填中粗砂。 围堰结构:横断面上部及横断面下部两侧土工布充填砂袋构筑(每层厚 500mm,分级填筑,其端头用编织袋装土理坡),中间回填中粗砂; 坡面、坡脚防护: 靠吹泥砂地块一侧采用编织袋装砂理坡, 300mm 厚尼龙砂袋护坡; 围堰顶部 靠吹泥砂区地块一侧,根据需要加筑砂袋挡泥堰一级,挡泥堰砂袋布料均须抗老化。 ( 2)、 第 2种类型外围围堰 , 利用新建护岸、现状堤岸。 外围围堰 115属第 2种类型外围围堰。 这种类围堰一般仅对现状堤岸或 新建护岸边坡进行简易防护处理。 分隔围堰 : 根据围堰的使用功能及其相邻地块交工标高的不同和围堰地基岩土状况的差异,本项目设 分隔围堰 7 条 15 段,共 2 种类型。 这 2 种类型分隔围堰的结构、构造如下: ( 1) 、 第 1种类型分隔围堰 为 新建 分隔 围堰 : 围堰 1~ 7等 6条,堰顶宽度: (考虑兼做施工便道) , 厚度 500mm; 内外边坡均为 1: ;围堰结构:横断面上部及横断面下部两侧土工布充填砂袋构筑(每层厚 500mm,分级填筑,其端头用编织袋装土理坡),中间回填中粗砂; 坡面、坡脚防护: 靠吹泥砂地块一侧采用编织袋装砂理坡, 300mm厚尼龙砂袋护坡;堰顶 顶部 根据吹泥地块需要,加筑砂袋挡泥堰一级,挡泥堰砂袋布料均须抗老化。 ( 2) 、 第 2种类型分隔围堰 为 利用现状围堰加宽 , 分隔围堰 6属第 2种类型 分隔 围堰。 这种类型的围堰采用土工布充填砂袋对现状围堰边坡进行防护。 围堰 考虑兼做施工便道 , 按均载 20kPa 计算。 围堰结构用砂均为外购。 21 (二)围堰施工顺序 围堰结构施工顺序框图 (三) 围堰施工顺序监理要点 围堰及吹填的总体施工顺序要求采取交叉、 分块、分层、分工序施工,各工序采取既交叉又同步作业,并为加快吹填造地施工创造条件。 (四)清场及围堰定位监理要点 填筑袋装砂、理坡 堤顶两侧袋装土挡堰施工 堤 心 填 砂 料 坡面铺设复合土工膜 袋装土护坡 坡面铺设复合土工布42 布 bu膜 场地第一次吹填泥、砂 填筑袋装砂 填 砂 料 坡面铺设复合土工膜 袋装土护坡 堤顶施工便道结构层施工 袋装砂 软弱地基处理 2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图对围堰铺设范围场地进行清理,清除表层可能有损土工织物的凹凸物、杂物。 铺设土工布充填砂袋的地基表面应整平。 围堰(含路基)须按图示坐标和相关要素放样,同时土工布充填砂袋的铺设也应设置定位桩。 土工布充填砂袋在围堰横断面方向应连续铺设,不得分袋,横断面尺寸为设计值177。 各层砂袋纵向(道路和围堰中心线方向)尺寸 15~ 25m,同时应兼顾堤段变化点处的整体性。 (五) 围堰土工布充填砂袋制作及铺设监理要点 土工布充填砂袋在制作、运输、堆放、铺设、充填等工序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布袋,不得使布袋出现破损和老化现象。 如发现破损应及时补袋,避免袋内填砂流失。 土工布充填砂袋袋体布料拼接或缝制采用 35支三股锦纶线,拼接采用包缝或丁缝,缝制尼龙线强度大于 150 N。 土工布充填砂袋应按垂直于围堰轴线分层铺设,堆叠整齐,相互交替,袋体的搭接长度不小于袋长的 1/3,上下袋体应错缝铺设。 同层相邻袋体接缝处土工织物袋应预留一定收缩量,以确保充填后两袋挤紧,充填后的两袋之间 不得有贯通接缝。 土工布充填砂袋尺度误差应为: 平面位置误差177。 ;堤身横断面误差≤ 10cm;堤顶高程误差≤ 5 cm。 土工布充填砂袋应垂直于路基、东大堤和围堰轴线铺设。 同层相邻袋体接缝处土工布充填砂袋应预留收缩量。 (六)围堰土工布充填砂袋灌砂监理要点 充填施工中要铺平土工布砂袋。 袋装砂棱体的填筑应层次分明,不得彼此混合,要保证连续性,并注意水流对其的影响,控制砂袋密实性,防止分离。 应由下而上进行,并拍平铺匀。 23 充填料为中粗砂,含泥量≤ 5%;渗透系数不低于 103cm/s。 严格控制充填厚度为 50cm,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