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博达科技创业个案-其他创投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过程中最主要的驱力( driving forces),并分别辅以沟通、创造力、领导作 为三者的桥梁。 以下将藉由这个 Model来分析博达科技在创业历程中这三个主要趋力的情形。 A. 机会 时代背景 谈到机会,我们必须要先看当时博达所处的时代背景。 从技术面来看,其实生产砷化镓并非新科技,砷化镓所生产的芯片早就被大量运用在卫星通讯、军事武器等国防工业上,只是应用范围狭隘、产业封闭,市场局限。 直到近年无线通讯的发展,才让此项冷战时期的国防工业释出民间,砷化镓材料才逐渐为人所熟 創造力 領導 溝通 事業計畫書 创业家个案分析 叶素菲与博达科技 知,而现今砷化镓的最大应用,则是在手机上。 而当时砷化镓制程仍未成熟,制程难度高,在通讯产业中,中游的IC设 计技术大都掌握在欧美日等先进国家里,下游的组装或封装测试业,技术门槛不高,替代性高,虽然上游的材料组件市场技术障碍高,却深具潜力,即使潜力高,但当时在台湾没有一家做砷化镓的厂商。 从市场面来看,台湾行动电话用户市场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在 1989~1996年,属于萌芽阶段,由公营系统业者 (中华电信 )完全主导,分别在199 1996完成模拟式 AMPS、数字式 GSM系统建设,在此期间用户数的年复合成长率为 58%,截止 1996年用户数为 97万户、行动电话普及率为 %。 第二时期是在 1997~20xx年,政府自 1997/12开放行动通讯业务,五家新进行动电话系统业者 (台湾大哥大、远传、和信、泛亚、东信 )正式加入竞争,属于发展阶段。 而在当时 1996年博达欲切入此一领域时,国内市场尚未开放,没有让博达养兵之所,博达却毅然而然的投入此一领域。 博达科技是全台湾第一家发展砷化镓制造产业的科技公司。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是什么让当时 资本额只有一亿九千万元的博达科技切入陌生的砷化镓磊晶圆产业。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叶素菲对机会的评估,一是叶素菲个人的动机,两者的驱使下,使得博达抓住了这一个机会。 机会评估 当时( 1996年前)台湾的无线通讯市场还未大幅开放,行动电话也不普及,为何博达敢在数年前投入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的领域呢。 因为叶素菲常藉由出国的机会努力搜集海外相关财经及市场信息,评估未来的产业明星应该是什么。 创业家个案分析 叶素菲与博达科技 叶素菲:「我发现到自 1989年冷战结束后,欧美国家的通讯产业开始快速成长,一般民众想藉由通讯技术或产品,提升生活品质 的心态与需求也日渐成熟,我就想这绝对是一条未来值得投资的路,当时PC是以硅作为IC组件之者要材质,但无线微波和宽频通讯的应用中,硅的传输功率较低、速度较慢及耗电量大等缺点不易解决,而砷化镓具备的高频传输效能正好能弥补硅的不足,加上未来个人无线通讯、卫星通讯、汽车导航系统、光鲜通讯及汽车防撞雷达等应用势必快速普及,于是就毅然决然地决定投入。 」。 个人动机 尽管对砷化镓潜力的认定,但个人的动机也是驱动叶素菲的动力。 叶素菲:「当时心中相当不服气,那就是为什么台湾始终都是以计算机等信息产品代工为主,虽然建构 出台湾奇迹甚至计算机王国的美誉,但时时刻刻都受到国际大厂是否转单及利润被压缩的沉重压力,心中常想,如果有一天台湾也能拥有属于产业练上游的技术或全球领导地位,则不仅能摆脱国际大厂的箝制,也能为股东与公司同仁创造更高的利润」。 于是在机会评估与个人动机的双重驱使下,让博达能够适时的抓住了此一创业机会,造就成今日生产砷化镓磊晶圆的重要地位。 B. 资源 在观察博达的创业历程,我们将焦点集中在其第二阶段的创业,就是其进入鉮化镓领域的这一段。 在讨论其创业资源,我们将观察的重点有二:分别是之前的人脉网络所得到得资源是否有应用到 新事业上,再者便是如何取得新的资源。 B1:先前资源转移 叶素菲的个人信念为顾及之前的伙伴关系,在 1991年创业时,并没有从原来的公司将客户带走,而是自己努力去开创新的客户及市场。 从先前工作经验移。351博达科技创业个案-其他创投资料(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