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地质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水、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形和断 层的扰动影响最大。 (三) 天然应力 对工程的影响: 低应力 地 区:岩体松弛、易漏水、风化带深 高应力地区: ( 1)基坑底部隆起、剥离破坏:在大坝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卸荷引起应力释放,当初始的水平应力较高时,会造成基坑底部岩层呈水平状开裂。 ( 2)基坑 边坡 的剪切滑移: 边坡滑动的原因是残存的水平构造应力大于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在开挖切穿软弱夹层后,就造成了沿软弱夹层向临空面的滑动。 地应力释放后位移逐渐停止,是一种减速变形。 ( 3)地下洞室产生大的收敛变形:在高应力地区开挖洞室时当洞室轴线与最大的水平应力方向垂直时, 边墙会产生特别大的收敛变形,尤其是软岩地区更为显著,甚至可以使软岩向洞内挤出,产生“吐舌头”现象。 ( 4)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产生岩爆:在高地应力地区坚硬完整的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时,由于应力的突然释放,产生的洞壁岩石爆裂、剥落或岩片弹射出来的现象称为岩爆。 12 P190: 510: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的措施有 清基、岩体加固及防渗排水。 一、 清基 就是将坝基表部的松散软弱、风化破碎及浅部的软弱夹层等不良的岩层开挖清除掉,使坝体放在比较新鲜完整的岩体上。 二 、 岩体加固 建基面以下的 岩体,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裂隙、孔隙及断层破碎带等,为提高坝基岩体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一些加固措施,这样也可以减少基坑开挖量。 通常有下列一些措施。 ( 一 )固结灌浆 : 通过在基岩中的钻孔,将适宜的具有胶结性的浆液(大多为水泥浆)压入到基岩的裂隙或孔隙中,使破碎岩体胶结成整体以增加基岩的强度 ,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 ( 二 )锚固: 当地基岩体中发育有控制岩体滑移的软弱面时,为增强岩体的抗滑稳定性,可采用预应力锚杆(或钢缆)进行加固处理。 其方法为先用钻孔穿过软弱面,深入坚硬完整的岩体,然后插入预应力钢筋或钢缆,再用水泥砂浆灌 入孔内封闭。 ( 三 ) 槽、井、洞挖回填混凝土: 当坝基下存在有规模较大的软弱 破碎带时,如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泥化层、囊状风化带、裂隙密集带等,则需进行特殊处理。 ( 1) 高倾角软弱破碎带的处理 ① 混凝土塞 : 沿破碎带挖成倒梯形断面的槽子,挖除至一定深度后回填混凝土,以提高地基的强度 ,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 ② 混凝土梁或拱:当软弱破碎带岩性疏松软弱,强度很低且宽度较大时,若采用混凝土塞的办法开挖和回填方量很大,则可采用混凝土梁或拱的结构形式,将荷载传至两侧坚硬完整岩体上 ( 2)缓倾角软弱破碎带的处理 埋藏较浅时可全部挖除,回填混凝土 若埋藏较深时则需采用洞挖(平洞或斜洞)。 深部开挖可配以竖井 为了减少工程量,也可部分挖除。 可沿其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挖一平洞,洞的顶部和底部均嵌入坚硬完整的岩层中,然后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键,以提高其抗滑能力。 13 三、防渗和排水措施 ( 1) 帷幕灌浆 : 在大坝的上游面地基中布置 1~2 排钻孔,以一定的压力将水泥浆压入基岩的裂隙或断层破碎带中,使其形成一道横穿河床的不透水帷幕。 其目的是减少坝基的渗流量,降低坝底渗透压力,保证基础的渗透稳定。 帷幕灌浆的深度,原则上应灌到不透水层。 但若不透水层很深时,则可灌到相对隔水层 3~5m 深处。 帷幕灌浆的深度较固结灌浆要深得多。 ( 2) 排水措施 : 在防渗帷幕下游坝基中设排水孔,一般为 2~3 排,并可设排 水管道、廊道或集水井,将水排出坝体以外。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坝底面的 扬压力。 P221: 64: 滑坡有几种分类方法。 各种类型滑坡的特点如何。 有 4种分类方法。 (一) 根据滑动面与岩层构造之间的关系分 ( 1)顺层滑坡:滑体沿岩层的层面或不整合面滑动; ( 2)切层滑坡:滑体沿节理、断层或其他与层面相切的软弱结构面滑动,常发生在节理裂隙发育、产状平缓或与斜坡呈反倾的岩层中。 滑动面常为折线或弧形,顶端常近直立。 ( 3)均质滑坡:滑 体 发生在均质 、无 明显层理的岩体或土体中 ,滑动面受最大剪应力控制,多呈圆弧形。 (二)根据滑动的力学机制分 ( 1) 推落式滑坡 :上部岩体首先失去平衡稳定,发 生下滑,然后,推动下部岩体做整体滑动。 ( 2)牵引式滑坡:下部岩体首先失稳滑动,上部岩体因失去支撑,相继下滑; ( 3)平移式滑坡:始滑部位分布在滑动面的许多点,同时局部滑动,然后逐渐发展相连,形成统一滑动面。 (三) 根据滑动面的埋藏深度或滑体的厚度分 ( 1)浅层滑坡:滑动面埋藏深度仅数米: ( 2)中层滑坡:滑动面埋藏深度为数米至 20m: ( 3)深层滑坡:滑动面埋藏深度为 20 ~50m; ( 4)及深层滑坡:滑动面埋藏深度超过 50m。 (四)根据滑坡的体积大小分 小型滑坡 10 万 m3;中型滑坡 10 万 ~100 万 m3;大型滑坡 100 万 ~1000 万 m3;特大型滑坡 1000 万 ~10000 万 m3;巨型滑坡 10000 万 m3. 66: 滑动面为折线时,边坡稳定安全安全系数如何计算。 按推 力计算法来计算法来计算其稳定性,即按折线的形状将滑坡体 分成若干段,自上而下逐段计算,下滑力也逐段向下传递,算至末段即可判断其整体稳定性。 14 610防治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1) 防渗与排水:为防止大气降水向岩体中渗透,一般是在滑坡体外围布置排水沟槽,以截断流至滑坡体上的水流; ( 2) 削坡、减重和反压:削坡是将陡倾的边坡上部的岩体挖除 ,使边坡变缓,同时也使滑体重量减轻 ,以达到稳定的目的。 消减下来的土石,可填在坡脚,起反压作用。 ( 3) 修建支挡建筑:在不稳定岩体下部修建挡土墙或支撑墙 ( 或墩 ) ; ( 4) 锚固措施:有锚杆(或锚索)和混凝土锚固桩两种类型的措施,其原理都是提高岩体抗滑(或抗倾倒)能力。 ( 5) 其他防护措施:混凝土护面、抗剪洞、锚固洞、灌浆机改善滑动带土石的力学性质等措施。 P240: 71: 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地应力等对 地下洞室选址有何影响。 (一) 地形 : 在地形上要求山体完整,洞室周围包括洞顶及傍山侧应有足够的山体 厚度。 隧洞进出口地段的边坡应下陡上缓,无滑坡崩塌现象存在。 洞口岩石应直接出露或坡积层薄,岩层最好倾向山里以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 在地下陡的高边坡开挖洞口时,应不削坡或少削坡即进洞,必要时可做人工洞口先行进洞,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隧洞进出开口不应选在排水困难大低洼处,也不应选在冲沟、傍河山嘴及谷口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 (二) 岩性条件:坚硬完整的岩体,围岩一般是稳定的,能适应各种断面形状的地下洞室。 而软弱岩体,如泥土类、破碎及风化岩体、易吸水膨胀的岩体等,通常力学强度低,遇水易软 化、崩解及膨胀等,不利于围岩稳定。 因此 洞室位置应尽量选在坚硬完整岩石中。 (三)地质构造条件: 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复杂的地段,否则会给施工带来困难。 ( 1) 褶皱影响:褶皱剧烈地区,一般断裂也很发育,特别是褶皱核部岩层完整性最差。 向斜核 部 岩层呈倒拱形,顶部被张裂隙切割的岩块上窄下宽易于坍落, 另外 向斜核部往往 是承压水储存的场所,地下洞室开挖时地下水会突然涌入洞室。 ( 2)断裂影响:有断裂构造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形成构造岩,同时为地下水的渗流提供通道。 一般情况下, 应避免将洞室轴线沿断层带布置,在选址时 应尽量避开大断层。 ( 3) 岩层产状的影响: ①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垂直:在这种情况下围岩稳定性较好,特别是对边墙稳定有利。 当岩层较陡时,稳定性最好。 当岩层较平缓且节理发育时,在洞顶易发生岩块坍落现象,洞室顶部常出现阶梯形超挖 ; ② 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当岩层近于水平(倾角 10176。 )时,若岩层较薄 ,彼此之间联结性差,在开挖洞室(特别是大跨度的洞室)时常常发生顶板的坍塌,因此,在水平岩层中布置洞室时,应尽量使洞室位于均匀厚层的坚硬岩层中。 当洞身穿过软硬相间或破碎的倾斜岩层时,逆倾向一侧的围岩易于变形或滑动,造成 很大的偏压。 (四)地下水: 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塌方或冒顶事故,常常和地下水的活动有关, 在选址时 最好选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干燥岩体内,或地下水量不大、无高压含水层的岩体内。 (五)地应力 ( 1)洞室选线:诸多高地应力地区的最大主压应力 σ 1 接近水平(与构造应力场有关),洞室轴线接近平行σ 1 方向布置对洞室围岩稳定最为有利。 15 ( 2)洞室断面形状: 洞室断面形状决定于断面的水平地应力 σ h 与垂直地应力σ v 之比,即侧压力系数λ。 当 λ =1 时取圆形断面;若λ 1, 则取长轴直立的椭圆形断面;如果λ 1,则取长轴水平的横卧椭圆形断面。 72: 试述地下洞室开挖后二次应力分布的特征及围岩的概念。 围岩开挖引起洞室周边各质点向自由临空面方向移动,随围岩处所初始应力状态( N值)的不同 ,在洞室周边产生不同的应力分布特征,如下图所示: (一) 围岩应力 二次 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 1) 径向应力 : 随着向自由表面的接近而逐渐减小,至洞壁处变为零。 ( 2) 切向应力 : 在一些部位愈接近自由表面切向应力愈大,并于洞壁达最高值,即产生所谓 压应力集中 (如图 10 一 3 中的 X 轴方位 ),在另一些部分,愈接近自由表面 切向应力愈低 ,有时甚至于洞壁附近出现够应力,即产生所谓拉 应力集中 (如图 10 一 3 中 z 轴方位 )。 这样,地下洞宝的开挖就将于 围岩内引起强烈的主应力分异现象 ,使围岩内的应力差愈接近自由表面愈增大,至洞室周边达最大值。 (二)围岩的概念 : 工程地质学中把重分布应力影响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围岩。 73: 围岩稳定的力学含义是什么。 满足下面三个判别 ( 1)压缩破坏判别:最大主应力(σ 1) 应小于 岩体许可抗拉 强度 ( Rb),即σ 1[Rb]; ( 2)拉伸破坏判别: |σ 3||Rt|; ( 3)莫尔 — 库仑强度准则:   s inc ot231 31   c 75: 怎样进行围岩的工程地 质分类。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以控制围岩稳定的①岩石强度、②岩体完整性系数、③结构面状态、④地下水、⑤主要结构面产状五项因素的和差为基本依据,围岩强度应力比为限定判据进行分类,围岩强度应力比 S可根据下式求得 S= mVbKR 77 试述弹性抗力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确定方法。 根据文克尔假定,抗力系数 k为 K=yP ( 710) 式中: K 为弹性抗力系数, MPa/cm; P 为围岩所承受的压 力,对于有压隧洞即为内水压力, MPa; y 为洞壁的径向变形, cm。 16 弹性抗力系数 K的物理意义:迫使洞壁产生一个单位径向变形所需施加的力。 K 值 愈大,说明围岩承受内水压力的能力愈大。 假设岩体是理想的弹性体,对于圆形隧洞, 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