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桐寨隧道施工通风、供水、排水方案内容摘要:

风主要采用长管路独头压入式通风,同时在斜井与正洞交接处安装射流风机将污风向洞外排出,横通道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 通风最长距离近 5073m。 压入式通风:通风机置于距洞口 20~ 30m 以外高架上,风机架设高度 5m 左右。 软风管安装在隧道一边侧壁上,其通风的布置见下。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 8标第 三 项目部 榴桐寨隧道施工通风、供水、排水 方案 5 说明: 榴桐寨、茂县隧道横洞和斜井施工正洞通风主要采用长管路独头压入式供风,由辅助坑道口回风。 第一二阶段采用长管路独头压入式供风,第三阶段采用巷道式通风方式。 正洞开挖面放炮后的通风时间按30 分计。 为保障隧道通风质量,隧道正洞及平导间隔50 0米 布置射流风机1台 ,反向向洞外吹风,加快流风量。 轴流风机 射流风机普通风筒 回风风流方向新鲜风流方向压入式通风平面布置图通过辅助坑道施工正洞第一阶段通风示意图通过辅助坑道施工正洞第二阶段通风示意图通过辅助坑道施工正洞第二阶段通风示意图巷道式通风平面布置图 二、隧道通风 设定参数 : 开挖断面积 S=83m2(最大值计) 一次开挖长度 L= 单位体积耗药量 一次爆破用药量(全断面开挖) G=336kg 台阶法施工 G 台阶 =168kg 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m=60 人 内燃机功率计算 4 173KW 爆破后通风排烟时间 t=30min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 8标第 三 项目部 榴桐寨隧道施工通风、供水、排水 方案 6 通风管直径 Φ 风管百米漏风率 β =% 漏风系数 P 风管内摩阻系数 风量备用系数 k= 最小洞内风速 V=则,全断面开挖时炮烟抛掷 长度 LS=15+G/5=15+336/5= 台阶法时炮烟抛掷长度 LS=15+G/5=15+294/5= 隧道通风机的选择是根据能满足洞内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最大风量而定。 风量按洞内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 3m3。 采用内燃机作业时,每 1Km 供风量不小于 3m3/min 及洞内风速不小于 ,以确保作业区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风量计算从四个方面予以考虑,即按排除爆破炮烟计算得 Q1;按洞內最多工作人员数计算得 Q2; 按 洞内要求最低风速计算得 Q3;按稀释内燃机废气计算得 Q4。 通过上述计算,取 Q计 =Max( Q1Q2Q3Q4)最大值。 : Q1=V1(KV1t+1/V2)1/t= V1[1(KV1/V2)1/t ]= [1(100 106 )1/40]=V1一次爆破产生的炮烟体积 V1=S Ls =83 =( m3) V2一次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 V2=a G=40 103 168=( m3) k允许浓度取 100ppm; a单位重炸药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换算成的 CO 体积取 40 103m3/kg。 其它公式参考值: t 通风时间( min),拟 60 分钟; A 爆破耗药量( kg),经计算循环耗药量为 588kg,因台阶法施工,取其一半,即 294kg; S 巷道断面积( m2),榴桐寨隧道正洞最大断面积为 83m2; L 巷道长度或临界长度( m),按独头掘进最长 5073m 计; K 考虑淋水使炮烟降低的系数;使用水幕条件下 K=; P 巷道计算长度范围内漏风系数,应不大 于 1%,新工艺取值 %。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 8标第 三 项目部 榴桐寨隧道施工通风、供水、排水 方案 7 60人计算风量: Q2=qmK =4 m3/min 60人 =276( m3/min) 式中 Q—— 计算风量 (m3/min) q—— 洞内每人每分钟所需要新鲜空气量。 (m3/min)规定按每人每分钟 3m3计算。 瓦斯隧道每人需要新鲜空气标准采用 m3/min,本隧可能有瓦斯溢出,故采用 m3/min 标准。 M—— 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本隧拟采用“无轨运输高度机械化设备配置”。 最多人数以 60人计算。 K—— 风量备用系数,取 ~ 序 工种 人数 备注 1 铣挖机司机 3 2 装碴机司机 2 3 汽车司机 10 4 初支安装施工人员 12 5 衬砌施工人员 15 6 电工 2 7 机修工 3 8 安全员 2 9 技术员 3 10 施工员 2 11 其它辅助人员 5 合计 59 计算风量: Q3=60SV =60 83m2 =747( m3/min) 式中 S—— 巷道断面积 m2 ,本隧最大面积为 83 m2。 V—— 允许最小风速,全断面开挖时应不小于 , 分部开挖的坑道不应小于,但均不应大于 6m/s,瓦斯隧道施工通风风速不宜小于 1m/s。 . 洞内使用内燃机械的通风量: Q4=Q0Σ P 式中: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 8标第 三 项目部 榴桐寨隧道施工通风、供水、排水 方案 8 Q0—— 隧道内使用柴油设备的单位功率所需风量指标, 1kW 单位通风量宜不小于3m3/min,采用 3m3/min/kW 的指标。 所以: Q= Q0Σ P =498 3 =1494( m3/min) 上述三者中取计算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