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复习内容摘要:
A、 风向是指风吹去的方向 B、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C、 晴天风力大 D、 阴天风力大 1一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 一天中的正午 12时 B、 一天中的 20时 C、 一天中的 14时 D、 一天中的 8时 B C 1某地 1月平均气温为 20℃ ,七月平均气温为 13 ℃ ,此地气温的 年较差 是 : A、 7 ℃ B、 7 ℃ C、 33 ℃ D、 33 ℃ 1地球日益变暖,危害主要便现在: A、 太阳辐射增强,危害人的健康 B 、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人类生存空间缩小 C、气温持续升高,水旱灾害频繁 D、导致岩浆膨胀,多地震灾害发生 D B 1看图中的不同气温线,属于南半球的是: A、 A B、。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复习
相关推荐
B B C 1下列地理表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任何大陆的面积一定比大洲面积小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大洲 D、 没有一个大洲可以跨东西或南北半球 1结合地球五带划分,判断哪一组大洲不在热带范围 A、 亚洲、欧洲 B、 非洲、南美洲 C、 北美洲、大洋洲 D、 欧洲、南极洲 C D 1一般来说,在板块的内部: A、地壳很不稳定 B、地壳比较稳定 C、多地震 D、 多火山
•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 100米,气温降低约 ℃。 •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而北半球比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达洛尔 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达洛尔, 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为 34 186。 C。 气温的分布 南极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洲,全洲年平均 气温为 25186。 C。 降雨、降雪、降冰雹统称为大气降水。 降雨 降雪 降冰雹 雾
刻字、印章和拓碑技术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为什么说这些技术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1,刻字技术:商代(甲骨文) 2,印章:战国(传达军事命令的虎符) 3,拓碑: 南朝萧梁时期(拓碑技术形成了雕版印刷术的雏形) • 印刷术曾被誉为人类 “ 文明之母 ”。 但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将会有哪些困难。 雕版印刷术发明
利于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型例题 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 发起了洋务运动 B、 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 领导了辛亥革命 D、 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下列 不属于 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 B. 不允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训练新式军队 D.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考点归纳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涿郡 (今北京 ) 洛阳 余杭 (今杭州 )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唐朝的建立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贞观之治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