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近代化的探索内容摘要:

利于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型例题 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 发起了洋务运动 B、 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 领导了辛亥革命 D、 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下列 不属于 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 B. 不允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训练新式军队 D.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考点归纳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第 8课 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 √ 考点解析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创建者: 性质: 革命纲领: 同盟会机关刊物: 《民报》 三民主义: 地位: 中国同盟会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民族 ” 、 “ 民权 ” 、 “ 民生 ”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考点解析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1年 10月 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典型例题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