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级安全人机工程学设计参考-安全标志的人机学设计内容摘要:

亮的字尤其应该细。 如今采用液晶显示( LCD)和发光二级管显示( LED)的屏幕正越来越多,例如火车站的各种告示、体育比赛场上的记分牌、商业服务业的信息提示等等,它们的笔画都应该细一些。 而现在有些屏幕上字的笔画就太粗了,影响人们的辨认或造成视觉上的不舒适。 明度对比悬殊的视觉对象,尤其是暗背景上有发光发亮的对象,会对视觉引起一种“光渗效应”。 这是由于视网膜上明暗交界线附近的视觉细胞被连带激活,造成明亮的界限略有扩张,于是使明亮的对象看起来显得增大一些。 上面所说深背景下的浅色字、黑底白字可以细一些,发光发亮的 字的笔画应该更细,就是因为有这种光渗效应的作用。 ( ) 字符笔画宽度对字高比例的参考值 由于有上述四个影响笔画粗细的因素,所以“字符笔画宽度对字高的比例”(以下简称“笔画宽度比”)的变动范围是相当大的。 ( ) 汉字 像“一”、“二”、“人”、“大”这样笔画很少的字,若为白底黑字、且光照很弱、视距大而字相对小,则笔画宽度比可大到 1:5。 反之,像“鼻”、“薯”、“墨”、“餐”这样笔画多的字,若为黑底白字、且光照甚强,则笔画宽度比需要小到( 1: 12) ~( 1: 14)。 若这些笔画多而复杂的字是 发光发亮的(液晶屏幕或发光二极管),背景又暗、对比强烈,则笔画宽度比甚至应该小到( 1: 15)~( 1: 18)。 ( ) 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由于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笔画数的变化不像汉字那么悬殊,因此它们笔画宽度比的变动范围也小于汉字的变动范围。 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笔画宽度比的变动范围为:( 1:5) ~( 1:12)。 设计时根据前述四个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在此范围内选取。 ( ) 字符的排布 视觉传达中字符排布的一般人机学原则如下: 1) 从左到右的横向排列优先;必要时才采用从上到下的竖 向排列;尽量避免斜向排列。 2) 行距:一般取字高的 50%~100%。 字距(包括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间的间距):不小于一个笔画的宽度。 拼音文字的 词 距:不小于字符高度的 50%。 3) 若文字的排布区域为竖长条形,且水平方向较窄,容纳不下一个独立的表意单元(可能是一个词汇、或词汇连缀等),则汉字可以从上而下竖排,但拼音文字应采用将水平横排逆时针旋转 90176。 的排布形式。 14 4) 同一面板上,同类的说明或指示文字宜遵循统一的排布格式。 () 字符与背景的色彩及其搭配 字符与背景的色彩及其搭配不当的问题,在生 活中并不少见。 字符与背景色彩及其搭配的一般人机学原则有: 1) 字符与背景间的色彩明度差,应该在蒙赛尔色系的 2 级以上。 2) 照度低于 10lx时,黑底白字与白底黑字的辨认性差不多;照度 10~ 100lx时,黑底白字的辨认性较优;而照度超过 100lx 时,白底黑字的辨认性较优。 这里说的白色、黑色,可以分别扩展理解为高明度色彩、 低 明度色彩。 3)字符主体色彩(而不是背景色彩) 的特性决定了视觉传达的效果。 例如红、橙、黄是前进色、扩张色,蓝、绿、灰是后退色、收缩色,因此红色霓虹灯(红色交通灯、信号灯相同)的视觉感受比实际 距离近,蓝、绿霓虹灯视觉感受距离相对要远些。 大广告、标语、告示上字符颜色的效果也与此相同。 4)字符与背景的色彩搭配对视觉辨认性的影响较大,清晰的和模糊的色彩搭配关系见表 、地名和各种标志所采用的色彩搭配,如黑黄、黄黑、蓝白、绿白等都属于清晰的搭配。 表 43 字符与背景的色彩搭配与辨认性 清晰的配色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模糊的配色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底色 黑黄黑紫紫蓝绿白黑黄 黄白红红黑紫灰 红绿黑 被称色 黄黑白黄白白白黑绿蓝 白黄绿蓝紫黑绿紫红蓝 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 ⑴ 图形符号设计 () 图形符号及其应用领域 图形符号是以图形或图像为主要特征的视觉符号,它用绘画、书写、印刷或其他方法制作,用来传递事物或概念对象的信息,而不依赖语言。 图形符号以直观、精炼、简明、易懂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传达信息,可使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国家、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都能够较快地理解,因此在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图形符号的主要应用领域有: 1)在技术文见文件 上表明:制造或施工要求、设备(设施)所用的材料和配置、功能、原理、结构指示或制造、施工工艺过程等。 2)在设备、仪表的操纵器、显示器、包装、连接插口上作操作指示。 3)在标志上表示公共信息、安全信息、交通规则、包装运输指示等。 () 图形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 根据人的视觉和认知特性,图形符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图形符号含义的内涵不应过大,使人们能够准确地理解,不产生歧义。 2) 图形符号的构型应该简明,突出所表示对象主要的和独特的属性。 3) 图形符号的构形应该醒目、清晰、易懂、易记、易辨、易制。 4) 图形的边界 应该明确、稳定。 效 果 顺 序 颜 色 15 5) 尽量采用封闭轮廓的图形,以利于对目光的吸引积聚。 6) 图形符号的视认特征与繁简 图形符号的设计,除了艺术性方面的形式美学法则以外,从人机学的要求上来说主要是视认性,即图形符号能让人们很快意识到它所代表的课体,不产生歧义。 为此, 第一, 图形符号要能突出表达出客体主要的、独特的属性。 这是图形符号避免歧义、能抗干扰的根本所在。 第二, 第二,图形符号要简明。 这是图形符号能快速辨认、也是醒目、清晰、易懂、易记、易辨、易制的关键。 因此, 处理图形符号繁简的原则应该是:在能表达出事物专有、独特的属性的前提下,越简单 越好。 例如 , 大家熟悉的男士、女士图形,用最简单轮廓表示出头、身躯、四肢,翻领上衣或裙子,这样就充分表达了独有属性,其他五官、颈脖、鞋子等全不需要;再增加任何不必要的细节,都不利于醒目、清晰、易辨、易制的要求,因而都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图形符号的质量。 又如“无轨电车”图形,其独有属性在于车顶的两根导线引导杆,“出租车”图形的独有属性在于车顶的标识牌,应该用最简单的形象表示出这些独有属性,而省略其他细节。 当然, 要用很简单的图形符号传达教为复杂的内容, 常常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要求设计者对事物特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高度的抽象概括力、丰富的想象力,并调动形色、意等多种手法来加以表现。 所以图形符号设计既富有魅力,也是对设计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4. 2. 3 箭头的表示方法 在图形符号中 ,应用最广泛的无过于箭头了。 人机学工作者们对各种箭头形状的视认性优劣作过不少测试研究。 应采用视认性最佳的箭头。 而且, 进行图形符号设计,工作完成时应该提交一份该图形符号的基准图。 基准图是按照规定的 表示规则,画在网格内的图形符号的既定设计图,以作为该图形符号复制的依据。 由于箭头是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的图形符号, 1984 年发布了国际标 准 ISO 4196 - 1984《图形符号 箭头的应用》。 我国也于 1989 年发布了参照该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 GB/T1252- 1989《图形符号 箭头及其 应用》。 该标准给出了箭头基本形式、名称、画法、用法等方面的规定。 4 . 标志设计 ( ) 标志及其设计原则 () 标志 标志是给人以行为指示的符号和 (或 )说明性文字。 标志有时有边框,有时没有边框,主要用于公共场所、建筑物、产品的外包装以及印刷品。 图形标志则是图形符号、文字、边框等视觉符号的组合,以图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 特定的信息。 把这里关于标志、图像标志的定义,与前面关于图形符号的定义进行对比以后可知 : 标志与图形符号是有密切关系、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图形是图形标志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标志也可能以文字为构成的主体。 图 7 11 中的都是图形符号,而不是标志。 16 () 图形标志的设计原则 前面已经讲述了图形符号的 5 条设计原则 ,再附加下面的要求 ,则共同构成图形标志的设计原则 . 1) 图形标志首先要满足醒目清晰和通俗易懂两个基本要求。 2) 图形应只包含所传达信息的主要特征,减少图形要素,避免不必要的细节。 3) 标志图形 的长和宽宜尽量接近,长宽比一般不得超过 1: 4. 4) 标志图形不宜采用复杂多变和凌乱的轮廓界限,即应注意控制和减小图形周长对面积之比。 5) 优先采用对称图形和实心图形。 ( ) 图形标志的尺寸与视距 () 图形标志的公称尺寸 从标志的设计来说 ,确定图形各部分的大小比例需要一个基准。 从标志的使用来说 ,要根据人们视觉要求来定标志的大小 ,而所谓“标志大小 ”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即取图形标志的哪个尺寸代表它的大小。 —— “图形标志公称尺寸”的定义就是由这样的实际需要引出来的。 一般取边框作为图形标志设 计计算的依据。 定义图形标志边框内缘的尺寸为图形标志的公称尺寸,以 S 表示:圆形边框以边框内径为公称尺寸,其他正方形、斜置正方形、三角形边框均相同,如图所示 () 图形标志的公称尺寸与视距 要想所设置的标志发挥预期的效能 ,让人们看得清 ,就要根据人们的观看距离(视距 )来合理地确定标志的尺寸大小。 不同边框图形标志的最小公称尺寸 Smin( m)与视距 L(m)的关系见表 44 表 44 图形标志最小公称尺寸 Smin( m)与视距 L(m)的关系 标志的边框类型 保证清晰度的最小公称尺寸Smin 保证醒目度的最小公称尺寸Smin 正方形边框 12L/1000 25L/1000 斜置正方形边框 14L/1000 25L/1000 圆形边框 16L/1000 28L/1000 三角形边框 20L/1000 35L/1000 标志图形在边框内应该匀称、充实,“重心”位置适当。 为保证标志上各构图元素的边界和细节的视觉分辨性,还还有几个构图尺寸与视距 L 的关系也是重要的,主要有:构图元素与边框之间的最小间距 d各构图元素之间的最小间距 d2,构图元素的最小宽度 W,参看图,标志上这几个尺寸与视距 L 的比例关系见表 45 表 45 几 个构图尺寸与视距 L 的关系 构图尺寸 与视距 L 的关系 构图元素与边框间的最小间距 d 一般情况 d=(2/1000)L 构图元素轮廓与边框平行: d=(3/1000)L 构图元素之间的最小间距 d d=(1/3000)L 构图元素的最小宽度 W 一般情况: W=(1/1000)L 构图元素间互不打扰: W=(1/2020)L 5. 安全标志与安全色 17 安全色 《 GB289382 安全色 》的一般用色规定 5. 1. 1 红色 表示禁止、停止 、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凡是禁止、停止、消防和有危险的器件或环境均应涂以红色的标记作为警示的信号。 5. 1. 2 蓝色 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5. 1. 3 黄色 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都应以黄色表示。 5. 1. 4 绿色 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5. 2 对比色 安全色与对比色同时使用时,应按表 1 规定搭配使用。 表 51 安全色和对比色 安全色 对比色 红色 白色 蓝色 白色 黄色 黑色 绿色 白色 注:黑色与白色 互为对比色。 5. 2. 1 黑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边框。 5. 2. 2 白色 白色作为安全标志红、蓝、绿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 5. 3 安全色与对比色的相间条纹 5. 3. 1 红色与白色相间条纹 表示禁止人们进入危险的环境。 5. 3. 2 黄色与黑色相间条纹 表示提示人们特别注意的意思。 5. 3. 3 蓝色与白色相间条纹 表示必须遵守规定的信息。 5. 3. 4 绿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 与提示标志牌同时使用,更为醒目的 提示人们。 5. 4 技术要求 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标志面应符合以下色度和光度性能要求。 5. 色度性能 标志面的文字、符号、边框及衬底等各种色度均应符合 GB/ T 8416 对材料颜色范围的规定,普通材料、逆反射光材料和荧光材料的各种颜色的坐标及亮 18 度因数分别见表 表 3 和表 4,其对应的色品图见图 1 和图 2。 当安全色的各种色度各角点坐标值偏离色品图所规定的范围,则该颜色不宜作为安全色和对比色使用。 表 52 普通材料的各角点坐标和亮度因数 颜色 用角点的色度坐标来决定可使用的颜色范 围光源:标准光源D65(几何 45/ 0176。 ) 亮度因数 坐标 1 2 3 4 普通材料色 红 χ ≥ y 蓝 χ ≥ y 绿 χ ≥ y 黄 χ ≥ y。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