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册内容摘要:
铜合金 3 铸造铜合金的熔炼 3 铸造镁合金 2 习题课 2 合 计 48学时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 1]《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陆文华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 2]《铸造合金及熔炼》,李隆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 3]《铸铁及其熔炼》,陆文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 4]《铸钢及其熔炼》,李隆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 5]《铸造有色合金及熔炼》,黄良余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9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 册 10 《铸造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Foundry Equipment 课程编号: 0020208004 适用专业: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 执 笔:刘赵铭 适用年级: 06— 09 级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本课程 是一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四年制、五年制)专业(铸造方向)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是从事铸造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 是以铸造车间主要机械化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和合理选用为主的 课程。 教学目的: 掌握铸造设备的工作原理,把握 铸造设备的发展方向和新铸造设备的类型 , 具有正确使用和合理选用铸造设备的 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基本内容是有关铸造生产中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方面的知识。 主要包括砂型制造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造型、制芯机械化和自动化知识;型砂处理方面的混砂原理以及机械化和自动化知识;金属熔化、浇注方面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知识;还有落砂和清理方面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知识。 三、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 了解铸造生产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所用的主要设备的基本结构; 理解铸造生产中 机械化和自动化所用的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 掌握铸造生产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所用的主要设备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基本理论和方法 了解设备设计基础理论; 理解除尘和环保基本理论; 掌握型砂和制芯的工艺基础理论。 3.基本技能 了解铸造设备的国内外市场; 理解生产工艺对铸造设备要求; 掌握正确使用和合理选用铸造设备。 四、 课程教学 环节 1.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 ,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直观地把铸造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展示给同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供大量的国内外铸造设备生产厂家和最新设备介绍,为合理地选择设备打下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 册 11 2.根据教学需要和设备发展情况,适当布置一些网上检索作业。 3.课程结束后,以闭卷考试为主,同时结合平时表现和作业成绩评定最终成绩。 五、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 : 《液态金属成形原理》、 《铸 造工艺学》 、 《 铸造合金及熔炼 》 和生产实习。 在课程中注意讲授: 1.型砂的组成、种类和性能。 2. 合金熔炼 的工艺过程和要求。 3.铸 造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的布局、种类和动作过程。 六、建议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建议学时 备 注 绪论 1 工艺基础 5 震击与震压造型机 1 微震压实造型机 1 多触头高压造型机 2 射芯机和有箱射压造型机 4 无箱及脱箱射压造型机、造型生产线 4 静压造型机及造型生产线 4 砂处理机械化 4 熔化工部机械化 3 落砂和清理机械化 3 合 计 32学时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 1]《铸造机械化》,陈士梁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 2]《铸造设备选用手册》, 曹善堂 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 册 12 《特种铸 Special Casting Process 课程编号: 0020208005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 执 笔:陈汝淑 适用年级: 06— 09 级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本课程 是为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本科生开设的理论教学专业教育专业方向必修课。 教学目的: 通过 本 课程 的 学习后, 可以依据铸件结构特点、生产任务及生产条件合理选用特种铸造方法,具有分析、制定特种铸造工艺方 案及规程的能力,为近一步提高铸件质量,改进现有工艺,采用和探索新的铸造方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1.熔模铸造:熔模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熔模的制造;型壳的制造;熔模铸件的浇注和清理;熔模铸件工艺设计;压型。 2.陶瓷型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陶瓷型铸造工艺特点。 3.石膏型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石膏浆料的配制和石膏型制造工艺。 4.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金属型铸件的成形特点;金属型设计;金属型铸造工艺。 5.压力铸造:压力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压铸过程 原理;压铸件工艺设计;压铸型设计;压铸常规工艺;压铸特殊工艺;压铸机。 6.离心铸造:离心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铸件在离心力场中的成形特点;离心铸件在液体金属相对运动下的凝固特点;离心铸造机;离心铸造工艺。 7.其它特种铸造方法:低压铸造;挤压铸造;连续铸造;真空吸铸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工艺过程原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各种特种铸造方法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涉及到的主要技术术语。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制造熔模及型壳工艺原理及材料选用原则,陶瓷型铸造 原理及工艺特点、金属型铸件的成型原理及工艺特点、压铸过程原理及工艺特点、在离心力场中铸件成型原理及工艺特点等。 掌握特种铸造方法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确定浇注方法、分型面、型芯的种类、选取工艺参数,设计浇冒系统等。 了解特种铸造方法工艺装备和生产设备的种类、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选用原则。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 册 13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能依据铸件结构特点、生产任务及条件合理选用特种铸造方法,具有制定特种铸造工艺方案及规程,选择工艺装备和生产设备类型,编制技术文件,使用设计手册及参考资料等技能。 四、 课程教学 环节 1. 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实例讲解等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理论联系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及动画演示,播放教学录相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 2.课外复习题 各章节内容授课结束,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复习题巩固课内学过的知识。 3.考核 考核方式为考试和平时考查相结合。 考试采取闭卷或开卷。 闭卷考试着重于基本原理和方法及简单应用。 开卷考试着重于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平 时考查为平时学习态度、对课程内容 理解 和 掌握 程度及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以《液态金属成形原理》、《铸造工艺学》、《铸造合金及熔炼》为基础的后续专业课。 在上述课程中应打下如下知识基础: 1.砂型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 2.液态金属和合金凝固、结晶的规律及过程,液态金属成型过程中缺陷产生的机理、规律。 3.铸造合金的种类和牌号,化学成分和铸造性能。 4.铸造用耐火材料、粘结剂的种类、特点及适用等。 六、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放 在综合实验教学中。 七、建议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建议学时 备 注 绪论 1 熔模铸造 6 陶瓷型铸造 2 石膏型铸造 1 金属型铸造 3 压力铸造 5 离心铸造 4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 册 14 其它特种铸造方法 2 合 计 24学时 八、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 1]《特种铸造》,林柏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 册 15 《工程参量检测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to Engineering Parameter 课程编号: 0020208007 适用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 执 笔:刘赵铭 适用年级: 06— 09 级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本课程 是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年制、五年制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人才培养过程 ( 培养 计划) 中的 主干课之一。 教学目的: 为 从事材料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科学实验方法 打下 基础, 能 根据工艺过程及实验参量的要求选用仪器及检测元件, 初步具有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 和应用 的能力。 二、课 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基本内容包括 工程参量 检测与控制的原理 、 方法 和应用, 主要介绍 温度、力与应变、真空度、位移及转速、磁场等测量 ; 材料加工过程的单片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及相关的执行机构 和 机器人工作原理 及应用,并给出了大量 在材料 科学与工程 中 的应用实例。 三、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 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理解单片机、 PLC的原理; 掌握常用传感器和 PLC的应用技术。 2.基本理论和方法 了解检测和控制技术基础理论; 理解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基础理论; 掌握检测与 控制系统的组成 和 设计方法。 3.基本技能 了解元器件和设备的选购; 理解 材料 科学与工程 中 的检测和 控制 要求; 掌握设计简单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四、 课程教学 环节 1.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 ,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直观地把各种测量方法和检测装置、常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展示给学生,同时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控制系统等的动态过程,加深理解、增强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留一些网上检索,撰写报告的作业。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 册 16 3.课 程结束后,以闭卷或开卷考试为主,同时结合平时表现和实验成 绩评定最终成绩。 五、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 《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 和 《 电工及电子技术 》 等, 后续课 主要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年制、五年制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和毕业设计。 先修课 中 涉及 电路和电子器件基本知识 、 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和程序设计等内容, 后续课 要对本门课程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应用。 六、建议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建议学时 备 注 绪 论 1 检测技术 及 传感器基本概念 2 温度的检测 6 力与应变的测量 4 真空度的测量 2 位移及转速的测量 2 磁场的测量 2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 检测信号微机处理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2 材料加工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 2 材料加工过程的单片机控制 4 材料加工过程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10 材料加工过程的智能控制 4 机器人工作原理及其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3 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电磁骚扰与兼容 2 合 计 48学时 八、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 1]《 材料加工工艺过程检测与控制 》, 杨思乾 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2]《 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 》, 孟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 3]《材料成形过程的测量与控制》,卢本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大 连 交 通 大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册
相关推荐
22 / 277 权力运行风险表 现: 风险①:受理、审查过程马虎敷衍,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予以受理。 滥用许可权故意刁难申请人,需补正材料的故意不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或对符合条件的不及时受理。 风险②:未 经林政管理部门核定加工(经营)项目计划、布局,就进入现场核查程序。 经林政管理部门核定加工(经营)项目 计划的,未到现场核查。 或在现场核查中,
护神,避雷装置免除了自然灾害的威胁。 ③全自动恒压变频泵站采用专业合理的工程结构设计,使 之成为具有专家级智能控制程序的专业喷灌控制系统。 可达到 24小时无人值守,并可随时为喷灌系统提供稳定安全的水源。 系统包括水泵、过滤器、泄压阀、逆止阀、压力表及控制设备等。 二、施工工序 喷灌系统施工安装的总的要求是,严格按设计进行,必须修改设计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 16 同意并经主管部门批准。 本球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目标 杜绝一般事故等级及以上的伤亡事故且工伤责任事故死亡人数为零。 确保某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争创广东省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环境管理目标 严格执行《某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标准》及《 某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穗建筑 [1999]175号)。 4 项目组织结构 施工组织 架 构图 项目 经理 技术负责人 经营合同部 设备材料部 质量安全部
工程项目部法定代表人:周金生(章)联 系 人:周太鹏电 话: 13979613966编 制时 间: 2020年 12月 18日编 制 单 位裴穆贿洛篙逊匙芦溉寓斜汞桌猪矫茵同今跪譬葛痕突银侈衔涵材侣均誊狂晓铭冠伊杨旋再棱盲袜桥勤秉旷能孔燎谚霄颂鲜缮僵埋者逻渝黄吏怨更训 2 投 标 须 知 安福县社上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集中连片工程 42安福县社上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集中连片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 标单 位
实测方案拟定测量计划,报项目部审批。 工程定位放线测量方案 线路的平面控制测量 1)线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导线的方法,靠近线路贯通布设,导线点宜选在土层良好、便于观测、易于保存的地方。 开工前,应在施工干扰区以外、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设置若干平面控制点,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2)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按三级控制,已能完全满足设计对施工测量的要求: a)测角中误差: 12″ b)测距中误差: 15mm
① 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② 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③ 检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企业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 第三方进行复检。 ④ 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3)旁站监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