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网校税法五科讲义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税一章,但考题中分数分布没有大变化。 各章年年有考点,少则 3 分,多则 50 分。 现将近几年各章分数情况归纳如下: 20xx~ 20xx 三年平均 20xx 年 20xx 合计 一、企业所得税 46 55 48 ( 34%) 100~ 110 ( %)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27 27 28 ( 20%) 三、个人所得税 37 38 34 ( 24%) 四、土地增值税 7 7 7 30 ( %) 五、印花税 7 7 5 六、房产税 4 3 6 七、契税 3 4 4 八、车辆使用税 3 3 4 38— 九、城镇土地使用税 4 2 4 合计 140 140 140 140。 理论部分的内容没有,直接考政策的也少,政策运用占绝大部分 得税:每年都考综合题,题目中 ( 1)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的综合业务,涉及多项所得税政策; ( 2)不同税种交叉 ,近三年题目中涉及税法 Ⅰ 的内容 三、教材结构与变化 (一)教材结构 分为九章 ,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三个所得税(第 1~ 3 章) 第二部分:财产行为税,包括 6 个税种(第 4~ 9 章) 按重要程度划分 税种 题型 分值 非常重要 三个所得税 各种题型,特别是 计算题、综合题 110 分以上,历年达到 78%~ 80%分数 比较重要 土地增值税、印 花税 有时有计算题 15 分左右 重要 其他 小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单选题、多选题 15 分左右 (二) 20xx 年教材变化:总的讲变化不大,三部所得税中分别有新政策 章 节 变 化 第一章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计税工资,从20xx 年 7 月 1 日起,月扣除 1600元 三项经费的变化 税前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 广告费的税前扣除(服装生产企业广告费限额比例提高至 8%) (取消 10%增长限制) 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税前扣除 亏损弥补 加速折旧 接受捐赠资产会计处理按新会计准则调整 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 第二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p138 第 15 条 内部处置资产有关所得税处理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 年 1 月 1 日起,工资薪金月扣除额是 1600,附加减除问题 38— 承租承包的每月固定费用的扣除 第四章 土地增值税 P238 减免税种增加个人住宅普通出售,有征免税的规定 第五章 印 花税 P252 减免税优惠,印花税增加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的免税规定 第六章 房产税 计税依据,增加了不可以随意转移的附属设施,计入房产原值,更换附属设施时,原值如何变动以及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税 房产税减免税新增第 11 至第 16 条 第七章 车船使用税 p271 车船使用税增加 11和 12 条优惠政策 第八章 契税 p276 增加了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征收契税 第九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 p289 新增第 2 3 3 3 34 条减免税的规定 四、如何准备税法( Ⅱ )的应试: (一)全面复习教材,准确把握政策 (二)抓住重点章节,熟练操作 (三)注意比较不同税种政策异同、不同税种交叉 (四)加强练习,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案例,历年试题,讲课举例,考试中心 第一章 返回 本章历年试题分数分布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计算题 综合分析题 合 计 20xx 121=12 102=20 8 42=8 48 分 20xx 121=12 92=18 8 62=12 50 分 20xx 101=10 92=18 8 62=12 48 分 20xx~ 20xx 近三年,本章平均每年 49分。 本 章共十一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第三节 税率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38— 第五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六节 股权投资业务的税务处理 第七节 合并分立业务的税务处理 第八节 减免税优惠 第九节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及调整 第十节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第十一节 申报和缴纳 核心内容: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其他重点内容:第五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六节 股权投资业务的税务处理 第八节 减免税优惠 第九节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 差异及调整 第十节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新增内容有: : ( 1)计税工资 ( 2)三项经费 ( 3)公益捐赠 ( 4)广告费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了解) 一、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二、特点 (一)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较为复杂 (三)征税体现量能负担 (四)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办法 第二 节 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一、征税对象 内容: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得 范围:境内所得、境外所得 【例题】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下列收入项目中属于生产经营所得的有( )。 38— [答疑编号 10010101:针对该题提问 ] 【答案】 A、 C 二、纳税人 (一)类型: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组织。 个人独资、合伙性质的私营企业不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二)纳税人应具备的条件: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三)特殊纳税人 【例题】 20xx 年度北方航空公司所办的三家股份制企业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正确 的税务处理是( )。 [答疑编号 10010102:针对该题提问 ] 【答案】 A 第三节 税率 一、基本规定: 33%比例税率 二、优惠税率:二档 共三种适用税率 年应纳所得额 税 率 3 万元以下 18% 3~ 10 万元 27% 10 万元以上 33% 确定税率时需注意的问题:先补亏,再确定税率 【例题】某企业 20xx 年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额为 20 万元, 20xx 年度取得生产经营收入 625 万元,应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等合计 600 万元。 该企业 20xx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答疑编号 10010103:针对该题提问 ] 38— 【答案】 A 【解析】( 62560020) 27%= (万元) 三、西部地区优惠税率:符合条件按 15% 财务与会计 返回 前 言 考试的题型和分数 《财务与会计》考试的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和综合 题,满分为 140 分,其中,会计部分在 105— 110 之间,单项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 分;多项选择题共 30 题,五个选项,每题全对得2 分,每个选项 分;计算题,共两题,每题 8分。 综合分析题共 2题,每题 12 分; 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 ; ; ;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目标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 体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等。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38— ,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如果企业存在境外经营,即通过在境外设有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 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例题 1】确立会计核算空间范围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答疑编号 10070101:针对该题提问 ] 【答案】 A 三、会计基础 企业应当以 权责发生制 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二节 财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资产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 两个条件: (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 2】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 [答疑编号 10070102:针对该题提问 ] 【答案】 A (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38— (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者权益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四)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 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 3】下列项目中,不符合收入定义的是( )。 [答 疑编号 10070103:针对该题提问 ] 【答案】 D (五)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 期间 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 得和损失等。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例题 4】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8— ,利得一定计入所有者权益 ,利得一定计入当期损益 [答疑编号 10070104:针对该题提问 ] 【答案】 A 二、财务会计计量 (一)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