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内容摘要:

天,中共中央立即发表 《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 7月 15日,中共代表团向国民党提交了 《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的压力下, 1937年 7月 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 “ 准备应战 ” ,但是并没有什么行动。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正式声明要 “ 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 ,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 9月 22日, 国共合作宣言由国民党中央正式发表。 至此, 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 ,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不久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中国人民在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南京大屠杀 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南京城,进行了长达 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军民达 30多万人。 血战台儿庄 (徐州会战) 时间 1938年春 指挥者 李宗仁(国党) 战果 歼敌 1万多人 意义 抗战以来正面战 场最大的胜利 国共共同抗战 李宗仁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其他抗战 时间 会战 结果 影响 1937年 8月 — 11月 凇沪会战 上海失陷 粉碎日军 “ 3个月灭亡中国 ” 计划 1938年 10月 武汉会战 广州、武 汉失陷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 党开始消极抗日) 1940年夏 枣宜会战 枣阳失陷 迫使日军北撤 1941年 12月 长沙会战 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反法西 斯战争 1942年 入缅作战 时间 1940年秋 指挥 彭德怀(共党) 规模 八路军投入 105个团约 20万人的兵力 攻击目标 华北的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意义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战场战争 百团大战 彭德怀在前线指挥 百团大战形势图 国共两次合作的比较 相同点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背景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 任务都是为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都在中共推动下,在共产国际积极促进下实现 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领导权问题 作用都大大推进中国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 第一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