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内容摘要:

门。 台湾 香港 3. 意义 (1)实践证明 , “ 一国两制 ” 的构想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2)“ 一国两制 ” 构想是对 ________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和平共处 归纳综合 邓小平参加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后对建设社会主义做了深入探索,特别是 “文革 ”之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课堂探究讲义 【探究核心问题】 一 、 邓小平革命生涯 留学生涯 1904年,出生于四川广安, 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 1926年赴苏联学习 民主革命活动 土地革命时期 1929年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 “ 左 ” 倾打击 抗日战争时期 担任八路军 129师政委, 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 指挥部队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建国初期 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并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全面建 设社会 主义时期 中共八大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十年 “ 文革 ” “ 文革 ” 时期,受到批判和斗争;“ 文革 ” 后期,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纠正 “ 文革 ” 中的某些错误 “ 文革 ” 结束后 “ 四人帮 ” 垮台后,再次复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 1.酝酿: “文革 ”结束后,邓小平针对 “两个凡是 ”错误思想,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发展: 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成熟: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这个谈话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了新回答,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5.确立: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探究热点考向 】 以全新的角度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 , “ 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 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 , 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