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地图内容摘要:
0 1000 1100 1200 500 400 300 200 1300。八年级地理地图
相关推荐
峡 三、匹配题 (本题共 2小题,共 10分) 2将下列描述与相应的地区连接起来 A、“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①内蒙古高原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②西藏地区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③新疆地区 D、“天府之国,水利农业发达” ④黄土高原 E、 “ 千沟万壑,植被稀少 ” ⑤四川地区 A③ B② C① D⑤ E④
约 35千克,高峰上达到 570千克。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 16亿吨。 古人称黄河是“ 一石(担)水,六斗泥 ”。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 3倍。 水土流失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讨论 请完成课本 P30活动 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泥沙。 自然因素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治黄关键 治沙 地上河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1 4 7 10 月 1 4 7 10 月 哈尔滨 北京 300[降水量 mm] 200 100 0 [ 降水量 mm] 300 200 100 0 武汉 广州 1 4
祁连 地形区图 (2)范围: (3)地形: 大致以贺兰山为 界,东、西部 差异较大。 西部 贺兰山 东部 地形 高大的 和 巨大的内陆。 高原 特征 和 相间分布, 新疆常被描述为 “ ” 辽阔坦荡 地形区 盆地、 山 盆地 内蒙古高原 山系 山脉 盆地 三山夹两盆 准噶尔 天 塔里木 盆地 (4)气候与植被: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读图思考: 自东向西,自然植被是怎样变化的。
特点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间期 主要在细胞核,少数在线粒体、叶绿体中 DNA分子两条链(称为母链) 分别进入两个 DNA分子中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ATP DNA解旋酶、聚合酶 子代 DNA分子 (与亲代一模一样 )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的过程 • 已知某一条全部 N原子被 15N标记的 DNA分子( 0代),转移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 n代,其结果如下: 分子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