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 2) 调查 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 , 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 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 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 N N N N5, 则将 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化学分析法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 CaCO3(少量) - + + 95%乙醇( 10毫升) + - + 蒸馏水( 10毫升) - + - 分别在 A、 B、 C三个研钵中加 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 ,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 , 经研磨 、 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 , 即:深绿色 、 黄绿色 (或褐色 )、 几乎无色。 注: “ +”表示加; “ - ” 表示不加。 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 原因是。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 原因是。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 原因是。 新陈代谢研究常用的方法 ( 1) 干重法 : ( 2020年全国卷 ) 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 , 在适宜的条件下 ,第 6天子叶展开 , 第 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 , 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 , 正确的是 A B C D ( 2) 标记法 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 甲 ) , 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 ( 乙 、 丙 ) , 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 ( 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 , 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 14CO2, 装置如下图。 照光一段时间后 , 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A 仅在甲中 B、 仅在甲和乙中 C 仅在甲和丙中 D 在甲 、 乙和丙中 ( 3) 通过内部气体变化 , 反映代谢水平 ( 2020年 )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 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 关闭活塞 , 在 25℃ 下经 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 设装置 1和装置 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 x和 y( mm)。 x和 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 请回答: ( 1) 装置 1的小瓶中加入 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 x代表 值 , y代表 值。 ( 3) 若测得 x=200( mm) , y=30( mm) , 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 4) 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 RQ值 , 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 , 为什么。 ( 5) 为使测得的 x和 y值更精确 , 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 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设对照的目的是 DNA的复制和转录 常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 DNA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 标记 RNA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例如: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 (简称胸苷 ), 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 后者是合成 DNA的原料 , 用含有 3H— 胸苷的营养液 , 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 , 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 3H— 胸苷。 连续 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被标记的部位 , 结果如下图 (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 )。 请回答: (1) 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 , 发现只有 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 , 这说明什么 ? (2) 处理后 24小时左右 , 在 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 , 48小时左右 , 在 c处检测到放射性 , 为什么 ? (3) 如果继续跟踪检测 , 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 上述实验假如选用含有 3H— 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 , 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 ?为什么 ? 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常用对照实验的方法 技术常用的有:饲喂 、 注射 、 摘除 、 移植。 例如: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 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 ,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 设计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 , 并作出分析。 ( 1) 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 , 甲状腺激素溶液 , 蒸馏水 、 灌胃器 , 耗氧量测定装置 , 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 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 , 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做考试要求 , 室温恒定。 ) ( 2) 方法与步骤: ( 3) 结果预测与分析: 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 为了验证 “ 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 ” 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 , 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 , 并写出实验结论。 ( 一 ) 实验的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 2只 , 生理盐水 , 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 , 班氏糖定性试剂 , 注射器 、 试管 、 烧杯等。 ( 二 ) 实验步骤: ( 实验提示:采用空腹注射给药 , 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一小时后 , 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 实验结果的预测 、 解释和结论: 实验与探究能力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例题。 5.在用脊蛙 (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 )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人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实验法研究生物学原理的一般程序: 1) 观察现象 ,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设计实验 4) 实验预期 5) 实验验证 (观察收集数据 , 实验分析与评价 ) 6) 检验假设 7) 得出结论 8) 撰写实验报告 设计的要求 明确实现实验目的所要用到的实验原理: 书写实验原理的解题方法:原理的来源有两个,其一是课本中的相关知识(题干较短),其二是来自题干(题干较长)。 所以,通过联想相关知识或解读题干来解题。 设计的要求 确定变量 自变量:也称实验变量,是指实验中实验者能操纵的给定的因素和条。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特点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间期 主要在细胞核,少数在线粒体、叶绿体中 DNA分子两条链(称为母链) 分别进入两个 DNA分子中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ATP DNA解旋酶、聚合酶 子代 DNA分子 (与亲代一模一样 )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的过程 • 已知某一条全部 N原子被 15N标记的 DNA分子( 0代),转移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 n代,其结果如下: 分子总数
祁连 地形区图 (2)范围: (3)地形: 大致以贺兰山为 界,东、西部 差异较大。 西部 贺兰山 东部 地形 高大的 和 巨大的内陆。 高原 特征 和 相间分布, 新疆常被描述为 “ ” 辽阔坦荡 地形区 盆地、 山 盆地 内蒙古高原 山系 山脉 盆地 三山夹两盆 准噶尔 天 塔里木 盆地 (4)气候与植被: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读图思考: 自东向西,自然植被是怎样变化的。
重点内容。 主干知识 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 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免疫、细胞工程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 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 要力求做到知识点
练习 . 在图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R1= 5Ω,R2= 4Ω.当开关 S 切换到位置 1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A;当开关 S 扳到位置 2 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下列情况中的 ( ) A. B. C. D. A R1= 5Ω R2= 4Ω S 2 1 解: 若 r=0 I 2= 若 r=∞ I 2= 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I 2 应介于 2A和 ∴ 选 C 又解 :
之对照 : 将土样加入装有 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 1~ 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 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 “ 浓缩 ” 所需的微生物。 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 “ 浓缩 ” 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