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复习内容摘要:
之对照 : 将土样加入装有 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 1~ 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 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 “ 浓缩 ” 所需的微生物。 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 “ 浓缩 ” 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梯度稀释 按照课题 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稀释最大倍数到 106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1. 制备培养基 : 参照旁栏中的比例 2. 涂布平板: 将稀释度为 104~ 106的菌悬液各取, 30℃ 倒置培养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挑取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 300C- 370C培养,可获得纯培养。 刚果。高考生物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复习
相关推荐
练习 . 在图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R1= 5Ω,R2= 4Ω.当开关 S 切换到位置 1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A;当开关 S 扳到位置 2 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下列情况中的 ( ) A. B. C. D. A R1= 5Ω R2= 4Ω S 2 1 解: 若 r=0 I 2= 若 r=∞ I 2= 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I 2 应介于 2A和 ∴ 选 C 又解 :
重点内容。 主干知识 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 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免疫、细胞工程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 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 要力求做到知识点
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 2) 调查 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 , 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 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 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 N N N N5, 则将 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化学分析法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处理 A
B B L d 例 .空间分布着图示的匀强磁场 B和匀强电场 E,一带电粒子质量为 m,电量为 q,从 A点由静止释放后经电场加速进入磁场,穿过中间磁场进入右边磁场后能按某一路径再返回 A点而重复前述过程。 求中间磁场的宽度 d和粒子的运动周期 . 典型例题 O O3 O1 O2 600 .qB3m7qEmL22tttt)2( 321qm E L6B2160s i nRd)1( 0
内电池的负极相连。 用欧姆表判别二极管好坏时用到这一点。 例 5. 如图是一个万用表的刻度盘,当万用表选择开关置于“ 30mA”档时,测出的电流强度为 ;当选择开关置于“ 12V”档时,测出的电压为。 当选择开关置于“ 100 Ω”档时,测出的电阻为。 0 3 6 100Ω 中RI g 1 002 中RI g xgRRI中3250100XRR 中5K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