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技巧内容摘要:
仲 ” 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C 对这首诗中的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 ;后四句写。 联写自己亲临抗敌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 的感情。 “千载谁堪伯仲间”,既称赞 ,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 的诗风相近。 回顾往事, 表现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 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颔战斗的豪情,及激愤辛酸 诸葛亮 杜甫 六、《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 可看出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的思想感情。 七、《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回答下列问题: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答: 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 采菊 ” 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高考古诗鉴赏技巧
相关推荐
夏秋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 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现防洪保险等 干旱 华北、西北 冬春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经 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
以判断,这样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或判断失误。 对任何一幅图,要注意其位置,最主要是: 经纬度位置 东西岸或内陆位置 政区位置 识别一幅图,要注意看: 经纬度和海陆位置 轮廓特征 图上的符号和注记 中国区域空间定位:八条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80 176。 E 90 176。 E 100 176。 E 110 176。 E 120 176。 E 130 176。 E 20 176。 N 23
CD、 AD的长度及 B C DA B DA B C D SSS =四边形中B C DB CDCDBCS B C D s i n21=分析:( 1)如图 2- 2,在四边形 ABCD中, (2)在 利用正弦定理的推论: 090,40,34,18,22 B A DmDAmCDmBCmAB B C D数据: 22 ,44021, mSmADABSmBDB C
与 、 都 不 重 合 , 那 么 在 平 面 内 作 一 直 线 与 直 线、 分 别 交 于 、 、 , 并 连 接 、 、 、 、 、/ / /,A C A C A D A D CD CD A CD A CD / / /A CE A CE A CE A CE A E A E 得 进 而 有 得/g A A l g是 的 垂 直 平 分 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