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原子物理总复习内容摘要:
福预言了其存在,而小居里夫妇最先做出这一实验,发现了中子,但小居里夫妇没有注意到卢瑟福的预言,当初认为它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 HCHeN 2117842147 nCHeBe 101264294 三、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它是人们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有力武器 . ,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利用它的射线;作为示踪原子 . ( 1934年,约里奥 居里夫 妇): ,而 也有放射 性; ,其中 是正电子 . :在人工转变中,用某高速粒子去轰击某原子核后,原子核发射出粒子和射线并转变成新的原子核的过程中,不可认为是高速粒子从原子核中打出了粒子 . nPHeAl 103015421713 eSiP 0130143015 P3015e01练习 ( ) 射线的本质是 ( ) ( ) 【例 1】 经过 次 衰变和 次 衰变,转变成 . 【解析】对于 衰变和 衰变来说, 衰变不改 变质量数,所以应当先以质量数的变化来计算 衰变次数 .原子每发生一次 衰变时质量就减少 4 个单位,电荷数减少 2个单位,而每发生一次 衰 变,则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一个单位 . Th23290 Pb20882质量数由 232减少到 208共发生 α 衰变的次数为: Na=(232208)/4=6。 再结合电荷数的变化确定 β 衰变的次数: N= 【 解题回顾 】 解决核反应方程类问题时,一定要抓住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这个规律,本例还要注意 β 衰变的特点 —— 质量数不变 . 44 82)6290( 【 例 2】 将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入顶端开有小孔的铅盒 S里,放射线便从小孔中射出,沿带电平行金属板 A、 B之间的中线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电场,轨道如图 17 21所示,则轨迹 是 射线,轨迹 是 射线,轨迹 是 射线 . 板带正电, 板带负电 . 图 17 21 【解析】由于 射线不带电,进入电场后不会改变方向,所以轨迹②为 射线 .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则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 s=v0t,设两板间的距离为 d,则 1/2D=1/2at2,a=8E/m=qU/dm,则 s= , qUmdv0 由此式可知 s与粒子进入电场的初速度 v0成 正比,与粒子的荷质比 q/m的平方根成反比 .射线 速度约为射线的 1/10,而 粒子的荷质比比 粒 子的荷质比要小的多,所以 粒子的竖直方向位 移要大,所以③是 射线的轨迹,①是 射线的 轨迹 . α 粒子带正电,而向 A板偏移,因此 A板带负 电, B板带正电 . 【 例 3】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核,放出一个 粒子,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 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R∶r=30∶1 ,如图 1722所示, 图 1722 则( ) A.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2 62 α 粒子。高考物理原子物理总复习
相关推荐
,但不一定回到 C 点。 B 0 α θ C A 解题思路: 借助光的模型, 类比从 C处射出光线,由几何作 图得: BO上每次入射光线与 BO夹角由 6 6 650、670…… 递增到 890,而在 OA上每次入射光线与 AO的夹角由6 6 660、 680…… 递补增到 900,故 B选项正确。 B 专题聚焦 【 例 20】 在盛水的容器内用一根轻弹簧把密度小于水的木块和容器底部相连
2 代入数据 mn=1u mHe=4u mH=3u得 v1= 103 米 /秒, 负号表示 v1跟 v0的方向相反 (2) 如图示,在磁场中 和 半径之比为 42He31H4214123 0 . 1 1 0 2: : 3 : 4 04 2 1 0HeHH H emvmv BerrB q B q B e 运动轨迹如图示 42He31H题目 下页 (3) 周期之比为 31
着的漏斗中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板上的直线 OO1代表时间轴 . 图 (2)是两个摆中的砂在各自木板上形成的曲线 ,若板N1和板 N2拉动的速度 v1和 v2的关系为 v2=2v1,则板 N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的周期 T1和 T2的关系为 ( ). (A)T2=T1 (B) T2=2T1 (C) T2=4T1 (D) T2= T1 41 N2 N1 D A
是 2s ,求 (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 2)滑块在 A、 C点的瞬时速度 C A B 解: 由匀变速运动的特点, a=ΔS/T2 =4/4=1m/s2 vB =VAC =16/4=4m/s vA = vB –at=42=2m/s vC = vB +at=4+2=6m/s 例 6. 初速为 0 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 第 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15米,则第 5秒内通过的位 移为 米,最初
体的磁场中 ,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 , 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 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 膜片振动时 , 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 膜片振动时 , 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B 电容器的电容 C决定于极板的正对面积 S、 极板间距离 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 如果某一物理量 ( 如角度 、 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