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复习与训练内容摘要:
o ng 去声 汉字 汉 语 拼 音 方 案 音节 h224。 n yǔ pīn yīn fāng 224。 n 元音 a 252。 i i a a 辅音 0 P n n n 声母 h 0 p 0 f 0 韵母 an 252。 in in ang an 声调 去 上 阴平 阴平 阴平 去 声韵配合的特点: 从声母看: f 只跟开口呼、合口呼(限于 u) 韵母相拼,不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 组合能力最弱。 n l 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相拼, 组合能力最强。 从韵母看: 能和撮口呼相拼的声母 最少 ,只有 jqx、 nl 能和开口呼相拼的声母 最多 ,除了 jqx。 声韵母的配合规律形成了多重互补的格局。 声母 四呼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bpm 班 巴 编 比 布(限于 u) f 翻 法 富(限于 u) dt 单 大 电 低 短 肚 nl 南 拿 年 你 暖 努 女 虐 gkh 干 嘎 关 姑 jqx 见 机 娟 居 Zh ch sh r 占 扎 专 朱 Z c s 赞 杂 钻 组 零声母 安 啊 言 衣 弯 无 冤 语 汉字 汉 语 拼 音 方 案 音节 元音 辅音 声母 韵母 声调 汉字 我 是 业 大 学 生 拼音 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调类 调值 调号 四呼 汉字 我 是 业 大 学 生 拼音 wo shi ye da xue sheng 声母 sh d x sh 韵头 u i u 韵腹 o i e a e e 韵尾 ng 调类 上 去 去 去 阳平 阴平 调值 214 51 51 51 35 55 调号 ∨ \ \ \ / - 四呼 合口呼 开口呼 齐齿呼 开口呼 撮口呼 开口呼 小结: 语音 — 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音素 — 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 — 是易分辨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声母 — 音节开头的辅音就叫声母。 韵母 — 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称为韵母。 声调 — 是指音节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声母 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韵母 的结构和分类、声调 的调值和调类、 音节 的结构特点、 声韵配合 关系等。 第二章 文 字 第一节 字体演变 第二节 汉字的特点和结构 第三节 汉字的规范化 第一节 字体演变 一、文字的概念 文字 :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辅助语言起交际作用的工具。 理解:语言是符号,文字也是符号,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起辅助作用是指: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起辅助作用,语言诉诸于听觉,记录下来可交流,不记录下来也可交流,更多的是不记录。 语言使用比文字更多,是更重要的交际工具。 但是,文字又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它能把语言内容记下来,扩大交际范围,对积累和保存人类文化起了很大作用。 故汉语是语言和文字并重的完整的系统。 二、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文字是符号, 字体 是符号的 体式。 由于书写工具和承载材料的不同,使一种文字会具有多种不同的符号体式。 到目前为止,汉字的体式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等,汉字字体的演变也经历了上述七个发展阶段。 甲骨文 时代 : 商代 ,公元前 1300- 1100年间的通行字体。 是王室占卜时用的刻在龟甲骨上的文字。 特点 :字的大小不一,线条纤细,棱角鲜明,字形瘦削挺拔,结构未定型,方向可变,偏旁、点数不定。 甲骨文发现于清 光绪 25年( 1899), 地点:河南安阳城 西北五里处的一个 村子,那是当年殷商 的故都。 甲骨文的结构已由 独体走向合体,有了 形声字,已是相当成 熟的文字了。 周宣王时铸成的 《毛公鼎》 上的金文 很有代表性,其铭文 共 32行, 497字,是 出土的青铜器铭文 最长者。 字体结构 严整,瘦劲流畅, 布局不驰不急,行 止得当,是金文作 品中的佼佼者。 楷书作品欣赏 金文 时代 : 周代 ,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又称钟鼎文。 特点 :线条有肥笔,点画圆浑,体势雍容。 文字变化的特点:形声字增加;出现简体字。 小篆 时代 :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进行文字改革,把之前的大篆简化后推行到全国,这种经过整理的文字就是小篆。 特点及意义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把原来不固定的 偏旁统一 ,笔画也 基本固定 ,使字体定型化。 符号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隶书的法帖 — 张迁碑 此碑立于 186年即东 汉灵帝中平三年,明 代初发现,地点:山东 东平,现保存在山东泰 安岱庙内。 字的特点:线条带弧形,圆转而匀称的线条使 字形略带椭圆,非常整齐。 隶书 时代 :秦代就有, 汉代 成为正式字体。 特点和意义 :笔画趋于平直,增添了波势和挑法,字形渐成扁方形。 “ 隶变 ”: 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做“隶变”。 隶变意义 : ⑴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同时也是汉字由繁趋简的演变现象。 使形体发生了一次大变化。 隶书作品欣赏 ⑵隶书之前的古汉字具有图形意味,而隶书是由笔画组成,是真正的书写阶段。 隶书之前是 古文字 时代,隶书之后是 今文字 时代,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楷书 时代 :发生在汉末,完成于魏晋时代。 特点 :由隶书变来的,是点、横、竖、撇、捺、钩笔画的进一步发展。 泯去了隶书的波,使书写更为便利,规整易变,成为通行文字,一直至今。 意义 :楷书的出现,使汉字成为 方块字 就定型了,完全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 此后,汉字只有不同风格的书体和美术字,再也没有创造出取代楷书的新字体。 草书作品欣赏 草书 时代 :汉代 特点 :共有三种:章草、今草、狂草。 行书 时代 :东汉末年 特点 :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是楷书的草化,草书的楷化。 意义:行书成为楷书的主要辅助字体。 总结 : ⑴汉字的发展过程: 甲骨文 ( 商代 ) —— 金文 ( 周代 ) —— 小篆( 秦代 ) —— 隶书 ( 汉代 ) —— 楷书 ( 魏晋 ) ——— 草书 ( 汉代 ) —— 行书 ( 东汉末 ) —— 简化字 ( 建国后 ) ⑵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 古文字时代 :汉字演变主要表现在 新字体 的出现上。 今文字时代 :汉字演变主要表现在对原有文字 字形结构 的调整上,对文字使用的 规范 上,书写便捷,又不妨碍文字功能的发挥。 同字异形减少,写法结构趋简,图画形记录方式改为符号性记录方式,使书写更为快捷便利。 汉字的发展过程 : ( 商代 ) ( 周代 ) ( 秦代 ) ( 汉代 )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魏晋 ) ( 汉代 ) ( 东汉末 ) ( 建国后 ) 楷书 —— 草书 —— 行书 —— 简化字 ⑶汉字演变的力量(自身规律)两点: a、 客观因素 :书写工具、方式方法和承载材料的变化; b、 主观因素 :写字者对汉字的简易要求和美观要求(对字形的科学性、艺术性要求)。 第二节 汉字的特点和结构 一、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 ⑴汉字是意音结合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表音文字 长于语音信息的表达,字符和语音联系密切; 表意文字 长于语义信息的表达,和语义联系密切,这是不同文字的根本区别。 ⑵汉字的音符是非专职的,而表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 汉字的音符既可借来充当音,也可借来充当义,如: 耳 ,可作“ 聆 ”的义符,也可作“ 饵 ”的音符。 ⑶表音文字音符少,几十个;汉字充当音符超过 1000个,如:方、同、生等。 汉字基本是一字一音: 字形和音节相对应。 汉字是平面型文字 文字符号的结构两种方式:一是线性排列,如表音文字: made in china。 一是平面组合,如汉字。 平面内纵向横向同时展开,不管有多少成分,都要均衡分布在一个框架里,呈方块形,又称方块字。 优点:方便阅读,快速阅读; 缺点:书写不便,多方向笔画,影响速度。 汉字不实行连写法 线性文字和平面形文字不同的排列形式: 以 三横一竖 为例: 线性文字 只有 四种 形式,即: ┄│ │ │ │┄ 平面形文字 至少可有 十二种 形式,即: 王 丰 E 以字为单位接受,头脑中组词转换,影响阅读速度。 如:“ 发展中国家用电脑 ”,有两种意思:一种是: 发展中 国家 用电脑 ; 另一种是: 发展 中国 家用电脑。 二、汉字的结构 古汉字的结构方式(传统的造字法) ⑴ 象形 :比照事物的形体,描画实物的形状。 即用线条描画出实物的形象,表达字义的造字法。 ⑵ 指事 :用抽象的符号组成,或在象形符号上加指示性符号。 即用象征性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法。 ⑶ 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会合成字的造字法。 也是象形符号,不过,象形字是“独体”,而会意字是“合体”。 如: 家 :上面是“门”,下面是“豕”,即猪,大门里有猪即家的意思。 孝 :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儿子,老人紧紧靠着儿子,意即子女要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家 孝 森:三木即森,形容树木多。 淼 :[ miao] 三水为淼,形容水大。 焱:[ yan] 三火为焱,火花、火焰的意思。 垚:[ yao] 三土为垚,形容山高。 鑫:[ xin] 三金为鑫,财富兴盛。 犇:[ ben ] 三牛为犇,同奔,快跑之意。 羴:[ shan] 三羊为羴,同膻,羊臭味。语法复习与训练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诺曼底号遇难记江苏教育版
与船共存亡,还是选择自救。 为什么。 认读字音、字形 B243。 m237。 y236。 ji224。 n w233。 i lǚ 薄 雾 弥 漫 小心 翼 翼 舰 桥 船 桅 履 行 kū long ōu c249。 hān m242。 d236。 窟窿 殴 斗 猝 然 酣 睡 蓦地 Wēi y236。 huāng cu242。 巍 然 屹 立 惊 慌 失 措 sǎng c225。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