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内容摘要:
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 ,建立 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的初步基础;( 2)有步骤地促进 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 3)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保证国民经济中 社会主义成分 比重稳步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基本含义: 工业化建设 由农业国 工业国 把中国: 改造 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从私有制 公有制 (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 鞍山钢铁公司 二、“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时间: 1953年 —— 1956年底 对象: 农业、手工业 、 资本主义工商业 途径: 走集体化道路 加工订货向 公私合营 过渡(利用、限制、改造 ) 结果: 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不足: 速度过快,工作过于粗糙,出现偏差 意义: ( 1)标志社会主义 公有制 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标志着 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建立(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相关推荐
,私有股占49﹪ ,截至 1997年 8月 6日,该公司运营了 4年,累计销售额突破 20亿元,年利润以 100﹪ 增长,年纳税8000万元以上,国有资本增长 100余倍,并跻身于全国国有工业 300强之列。 混合所有制经济 含义 作用及其体现 地位 含义 : 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 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 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 式 地位: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计划经济 :高度集中统一 ,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 3)胜利的意义: ① 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 是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 ③ 是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①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② 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③ 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变 ( 1) 独立: 自主处理国际事务,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 ( 2) 统一: 香港、澳门回归 (台湾问题) ( 3) 民主: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坚持改革开放 C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政治基础,是现代化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动摇。 ( ) A三个代表 B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状况 材料二:截止 2020年,每 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C。 作线段 AB、 BC的垂直平分线 ,其交点 O即为圆心。 以点 O为圆心, OC长为半径作圆。 ⊙ O即为所求。 A B C O 已知△ ABC,用直尺和圆规作出过点 A、 B、 C的圆 A B C O 经过三角形各个顶点的圆 叫做三角形的 外接圆 ,外接圆 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 外心 ,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 内接三角形。 如图: ⊙ O是△ ABC的外接圆, △ ABC是 ⊙ O的内接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