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波的衍射和干涉内容摘要:
- 2所示 . 图 12- 4- 2 (2)特征:①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 ②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 (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 ). ③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 5.“加强点”与“减弱点”的判定方法 设 S S2为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它们产生的两列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介质中某点 P到 S S2的距离分别为PS PS2,距离差 Δx= |PS1- PS2| (1) Δ x = nλ ( n = 0, 1 , 2 „ ) ,即距离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P 点为振动加强点. (2)Δ x = (2 n + 1)λ2( n = 0, 1 , 2 „ ) ,即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 P 点为振动减弱点. 若两波源的振动步调相反,则上述结论相反.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 , 小试牛刀 ) 2. 两列波相叠加发生了稳定的干涉现象 , 那么 ( ) A. 两列波的频率不一定相同 B. 振动加强区域的各质点都在波峰上 C. 振动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 , 振动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 D. 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不断地周期性地交换位置 解析: 选 波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差恒定 , 故 A错;且振动加强区始终加强 , 振动减弱区始终减弱 , 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 C对 D错;振动加强区域的各质点只是振幅最大 , 它们也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并不是只在波峰上 , B错 . 课堂互动讲练 明显衍射的条件 如图 12- 4- 3所示中 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 ,M、 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 , 其中 N板可以上下移动 , 两板中间有一狭缝 , 此时测得 A处水没有振动 ,为使 A处水也能发生振动 ,可采用的方法是 ( ) 图 12- 4- 3 例 1 A. 使波源的频率增大 B. 使波源的频率减小 C. 移动 N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 移动 N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 精讲精析 】 使孔满足明显衍射的条件即可 ,或将孔变小 , 或将波长变大 , B、 D正确 . 【 答案 】 BD 【 题后反思 】 波是否能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 , 或跟波长差不多 . 关键是比较障碍物 、 孔与波长的尺寸 . 但在同一种介质中 , 波速已经确定 , 当改变波的频率时 , 同时也改变了波长的大小 . 变式训练 1 (2020年厦门高二检测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 (① 、 ② 图 )或障碍物 (③ 、 ④ 图 ), 其中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有 ( ) 图 12。高二物理波的衍射和干涉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二物理游标卡尺的使用
3 4 5 6 7 8 9 10 50分度游标卡尺 下面游标卡尺的读数是多少。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高二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mgcosθFN1=0, 分析木楔受力 ,它受 5个力作用 ,如图 329(b)所示 ,对于水平方向 ,由牛顿定律有 : 图 329Ff2Ff139。 cosθ+FN139。 sinθ=0. 且 FN1=FN139。 . 由此可解地面作用于木楔的摩擦力 Ff2=macosθ= = N. 即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水平向左 . 答案 : N,方向水平向左 31 0 .7
高二物理有序无序和熵
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 (按热传导的方向性表述) 表述二: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按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表述) 用一个普遍的物理量作为共同的标准,判断各种不可逆过程的进行方向。 燃料 热机 机械功 没有得到利用的能量 利用价值高的能量 利用价
高二物理放射性的发现
• 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 • 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质以外 , 还有些什么性质呢。 • 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 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有三种: 天然放射现象 三种射线 • α射线 • β射线 • γ射线 α射线 • 根据射线的偏转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可以确定 , 偏转较小的一束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 , 我们把它叫做 α射线 , α射线由带正电的 α粒子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