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内容摘要:
点 知将 该 表 改 装 为 量 程 为 的 电 压 表 需 串 联 一 个 分压 电 阻 (3) 名师点拨 :电表改装首先清楚所用表头的满偏电流及满偏电压 ,然后根据题意来确定是串联还是并联电阻 .如果改装成电流表需要并联小电阻 ,如果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大电阻 .需要的电阻的阻值根据要改装的量程来计算 . [巩固练习 ] Rg为 100 Ω,满偏电流 Ig为 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 6 V的电压表 ,应串联多大的电阻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 3 A的电流表 ,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 解析 :改装成量程为 6 V的电压表时 ,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时 ,它两端的电压 Ug=IgRg=3 103 100 V= V 分压电阻 R所分电压 UR=UUg=()V= V R3g39。 3 1021 .9 k . 3.99 A ,R I I I 3 3 A 2 .997 7A39。 .RgggRURIIRRI 串 联 的 电 阻 改 装 成 量 程 为 的 电 流 表 时分 流 电 阻 所 分 电 流并 联 的 电 阻答案 : kΩ 约 Ω 三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例 3:如图所示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 R=1000 Ω ,A、B两端电压U=100 V,调节滑动头 P使下部电阻 R1=400 Ω . (1)空载时 C、D两端电压多大 ? (2)在 C、D间接入一个 Rs=400 Ω 的电阻 ,C、D两端的电压多大 ? 解析 :空载时 ,由串联分压直接可得输出电压 .接入电阻 Rs后 ,它与 R1并联 ,R2与 R1、Rs并联后串联分压 . (1)滑动变阻器上部电阻 R2=RR1=600 Ω .由串联电路上各部分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关系得 C、D两端电压 1124001000 1 0 0 V 4 0 V .CDRUURR s11CD11112400 400400 40020022 R , RR 200 39。 U 1 00 V 200 605 0V.39。 ssRRRRRURR 接 入 后 它 与 的 并 联 总 电 阻答案 :(1)40 V (2)25 V 名师点拨 :滑动变阻器如果采用分压式接法 ,则输出电压可以在零和电源电压之间调整 ,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较大 ,而且调节过程中电压连续变化 ,如果采用限流使用时 ,调节滑动变阻器时 ,电压的调节范围较窄 ,而且不能从零开始 . [巩固练习 ] ,滑动变阻器 R的总阻值为 10 Ω ,定值电阻R1=5 Ω ,A、B两端电压恒为 10 V,则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从左向右滑动时 ,R1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 解析 :R1与滑动变阻器 R组成串联电路 ,当 R的触点在最右端时 ,R1两端电压 U′ 1最大 ,为电源电压 ,即为 10 V,当滑动变阻器触头在最左端 ,R1两端电压最小 ,设为 U″ 1,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得 所以 R1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为 V≤U 1≤10 V. 1111 0 5 3 . 3 ,1 0 539。 39。 ABURU V VRR 答案 :R1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是从 V到 10 V 课后巩固提升 巩固基础 ,通过电阻 R1的电流 I1是 ( ) 1111121112 1 2....UUA I B IRRUUC I D IR R R111:,B C .,UIR解 析 由 欧 姆 定 律 由 于 串 联 电 路 的 电 流 强 度 相 等故 、 选 项 正 确答案 :BC R1与 R2并联在电路中 ,通过 R1与 R2的电流之比为 1:2,则当 R1与 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 ,R1和 R2两端电压之比 U1:U2为( ) :2。高二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二物理下学期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新人教版
切换到位置 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 0. 3A。 求电源的电动势 E和内阻 r。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外电路两端的电压,是电源加在 负载(用电器)上的“有效”电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三.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U外 = E — I r I = E / (R+r) 断路: R无穷大, I 为 0 , U = E 短路: R = 0 , I = E / r R增大, I减小, U外
高二物理下学期库仑定律旧人教版
实验的基本思想: 当小球挂在 P3点时 线与竖直线 的角度为 当小球挂在 P2点时 线与竖直线 的角度为 P1 P2 P3 P1 P2 P3 P1 P2 P3 由此可见两电荷 之间的力的大小 与两电荷之间的 距离成反比 F 1/R P1 P2 P3 P1 P2 P3 实验结果对比: 当把检验电荷改为 +2e时 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 P1 P2 P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