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淮阴侯列传内容摘要:
从 间道 绝其 辎重 ;足下 深 沟 高 垒, 坚营 勿与战。 假: 借 间道: 隐蔽的小路 辎重: 军用物资 深,高: 名作动,深挖,加高 坚营: 坚守军营 可致于 戏 下。 戏: 同 “ 麾 ” ,营帐。 能千里 而袭我,亦已 罢 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 加 之。 能: 竟然 千里: 跋涉千里 罢: 通“疲”,疲劳 加: 对付 信 建 大将之旗鼓, 鼓 行出井陉口 建: 设置; 鼓: 名词做状语,大吹大擂地 水上军 开入 之, 复 疾战。 开: 打开(营门); 入: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 … 进入。 复: 再。 赵见我 走 ,必 空 壁逐我,若疾入赵壁,罢赵帜,立汉赤帜。 走: 逃跑 空: “空”,使动,意思是“全营出击”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 戏 下者,信乃解其缚, 东乡坐 ,西乡对, 师事 之。 戏: 通“麾”,军营 东乡坐: 请他面向东面坐下 师: 名作状,象对待老师一样 事: 对待 难句疏解 ( 1) 愿陛下 假(借) 臣奇兵三万人,从 间道(小路) 绝其辎重;足下 深沟高垒(名作动,深挖战壕,加高营垒),坚营(坚守军营) 勿与 (之) 战。 ( 2) 今韩信兵号数万, 其实(它实际上)不过(超过) 数千。 能千里(能够跋涉千里) 而袭我,亦已 罢(通“疲”,疲劳) 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 加(对付) 之。 ( 3 ) 赵见我 走(逃跑), 必 空 壁 (“空”,使动,意思是“全营出击”) 逐我,若疾入赵壁,罢赵帜,立汉赤帜。 ( 4) 于是有 缚(捆绑) 广武君而 致(送到)戏下(通“麾下”) 者,信乃解其 缚(绳子),东乡 坐(请他面向东面坐下),西乡对(自己面向西面坐下。 联系古人的座次,如 《 鸿门宴 》 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师(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事之。 ( 5) 今予之生地,皆走, 宁尚(怎么还) 可 得(能够) 而用之乎。 问题探究 ( 1) 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明确: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 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了知己知彼。 拜将台 ( 2) 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A. 对比。 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 衬托。 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可以与 《 项羽本纪 》 中 “巨鹿大战 ”以及“垓下之战” 进行比较。 ) 一、学习 8第段: 被贬之后 教师补充省略的淮阴侯被贬的 有关内容。 二、学习 9— 10段: “ 谋反 ” 被诛 教师补充项王手下武涉和齐人蒯通对韩信的游说以及韩信的回答。 ——《 淮阴侯列传 》 自学研讨 韩信之死 易中天 —— 韩信 ,一代 名将 ,旷世 功臣。 他在困境中 挣扎 ,在草莽中 崛起 ,在战斗中奋进 ,在胜利中 沉沦。 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 ,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 涉嫌谋反。 问题探究: (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联中 “一知己” 和“ 两妇人 ”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 “一知己”指 萧何 ,“两妇人”指的是 漂母和吕后。 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漂母祠 信由此日夜怨 望 相国 绐 信曰 陛下 安得 而夷之 冤哉亨也 余视其母冢 ,良 然 不 伐 已功 ,不 矜 其能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难句疏解 ( 1) 阴(暗中) 使人至豨所,曰:“ 弟(只管)举兵,吾从此助公。 ” ( 2)相国 绐(欺骗) 信曰:“ 虽(即使)疾(生病) , 强( qiang3强打精神 ) 入贺。 ” ( 3)“秦之 纲绝维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 ,山东(崤山以东六国诸侯) 大扰,异姓 并(一同) 起,英俊 乌集(像乌鸦一样聚集)。 秦失其 鹿(帝位) ,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高三语文淮阴侯列传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二数学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
212xxyykAB 则O x y A F B 2||pxAFA 焦半径|| AB焦点弦长pHH 2|| 21 通径对称轴的夹角)与为直线其中 ABp(s i n22时,当 90 pxy 22由t a n)2( pxy 0t a n4)2t a n(t a n 22222 pxppxy ,得:消4,t a n2 221221pxxppxx
高三语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 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区别 • ① 反问句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里面,它的字面内容和句意正好相反,句子的语气较强。 设问句是从正面故意提出问题,自问自答,问句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语气较弱。 • ②反问句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来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句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答题指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