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重庆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访 D. 止宿公署,终日无 少. 怠 少:稍微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 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B. 昼则默诵,夜 则. 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 则. 资絺 C. 不得已 而. 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 而. 无劳 D. 为. 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 为. 天下笑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 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 “非张希孟不敢言。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5 页 共 10 页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 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 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 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 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 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四、(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8 分) 12.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8 分) (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 4 分) (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 4 分) 13.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6 分)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在《新雷》中,造物 “有情 ”体现在哪些地方。 为什么要说 “只待新雷第一声 ”。 ( 2分) (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 4 分)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 4 分) ( 1)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6 页 共 10 页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 3)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此二句出自《 》。 ( 4)汉末建安时期,以 “三曹 ”“ 七子 ”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 “慷慨以任气 ”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 “ ”的优良传统。 五、(本大题共 5小题,共 22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15- 19 题。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 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 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 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 恰就在这时 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 —— 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