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交通区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

是 (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 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名师点拨 ]第 (1)题,根据图中经 纬度数值及图中沙漠、季 节性河流等信息可推断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短缺是影 响当地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 第 (2)题,当代城 镇分布在古代城镇的河流上游,反映当代聚落分布有逐渐向河 流上游地带迁移的趋势,其原因是获取更多的水资源。 [答案 ](1)D (2)B 【 变式训练 】 1. (2020 年焦作调研 )读图 3- 4- 5,回答 (1)~ (2)题。 图 3- 4- 5 (1)图示地貌类型中,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某聚落所在的区域,广泛分布着上图四种地貌,则 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B.地形 C.热量 D.水资源 点拨: 在聚落形成过程中,地表形态影响着聚落的类型、 分布、规模和发展,如干旱地区的山前洪积扇有利于聚落的发 育。 上述四种地表形态广泛分布的地区,类似于我国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 答案: (1)B (2)D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 然 因 素 地形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 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自然环 境条件 影响交 通运输 线的具 体线路 山区交通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公 路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 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 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交通运输线选址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人 文 因 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