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内容摘要:
76。 26′N 23176。 26′S 0176。 0176。 2.右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 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 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________,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________。 (2)此时, 90176。 E的区时是 ________月 ________日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 ________。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 A. 45176。 E、 135176。 W B. 135176。 E、 45176。 W C. 60176。 E、 120176。 W D. 0176。 、 180176。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 A. 90176。 W向东至 180176。 B. 0176。 向东至 180176。 C. 90176。 W向东至 90176。 E D. 0176。 向东至 90176。 E (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B.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C.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D.上海的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 【 解析 】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② 90176。 E位于昼半球的中间 (地方时为 12时 );解答本题的关键为根据图中信息确定直射点位置和节气。 第 (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北极圈以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90176。 E为正午 12时,日期为 12月 22日。 北京时间 (120176。 E地方时 )比 90176。 E早 2小时,此时北京时间应为 14时。 第 (3)题,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地方时分别为 6时和 18时,应该与 90176。 E各相差 90176。 ,因此其经度分别为 0176。 和 180176。 第 (4)题,此时上海是12月 22日 14时,与上海日期相同的地区是地方时 0时以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的地区,经过计算可知 90176。 W为 0时,国际日期变更线是 180176。 经线。 第 (5)题,此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低,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南昼越长。 上海在北京的南方,且经度比北京偏东,此时日出时间比北京早,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短。 【 答案 】 (1)176。 S(或南回归线 ) 176。 N~ 90176。 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区 ) (2)12 22 12 14 (3)D (4)A (5)C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A.纬度变化规律 ① 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总体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二分二至日时全球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如下图所示: B.季节变化规律 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H= 90176。 - |φ- δ| 其中 H为正午太阳高度, 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 δ为直射点的纬度,所求地为夏半年 (所求地与直射点同在南或北半球时 )取正值,反之为负值。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二分二至日时昼长随纬度的变化线 (2)季节变化规律 不同纬度地区昼长随时间的变化线 ① 春分 → 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北移至北回归线。 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长;夜渐短,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自北极点逐渐向南扩展至北极圈。 南半球与之相反。 ② 夏至 → 秋分:此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至赤道。 北半球各地昼从最长逐渐变短,夜从最短逐渐变长,至秋分日昼夜等长;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自北极圈向北缩小至北极点。 南半球与之相反。 ③ 秋分 → 冬至:此。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相关推荐
全年的 %; 1月平均气温- 12 ℃ , 7月平均气温 ℃。 简述流经 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知识网络体系 考纲考点解读 重点难点突破 三年高考经典 【 点拨 】 本题组合区域地图的分析,考查河流的水文特点等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 解析 】 题干文字定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 ——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 ——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 答案 】
(外力) 向斜 内新 外老 向斜谷 向斜山 (外力) 断层 1. 裂谷或陡崖(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 2. 块状山:华山、庐山、泰山 3. 谷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4. 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沟谷河流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背斜 :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 向斜 :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 断层 :隧道
线斜交。 请观察分析 : 空气的水平运动 —— 风 UP 理想环流 .swift 二、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的概念: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 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理想环流 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 请观察分析 : 想一想:理想环流是在怎样的假设条件下形成的模式。 NEXT 三圈环流 .swf 请观察分析 : 1. 与闭合的环流相比
团状聚落和带状聚 落各占一定比例 多散居、流动 性村落 农业生产 以杂粮、棉、麦旱作作物为主 以水田为主 灌溉农业,草场牧业以及高寒农牧业 城市 农村 差 别 景观差别 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设施齐全 景观单一,建筑物密度小,道路系统单一 人口差别 以非农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大,规模大,文化与职业构成复杂 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稀疏,规模小,文化背景比较一致 功能差别 功能多样,以第二
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世界各地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例如,我国政府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是不是一成不变呢。
区的大部分 • :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将会被淹没,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影响。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 20世纪 90年代 , 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 CO2浓度增加。 图 1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 CO2体积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