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中国洪涝灾害内容摘要:
灾成因 自 然 因 素 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 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 为 因 素 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 原因 影响 自 然 原 因 洪水来量 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来量大 淮河支流众多,呈扇形分布,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汇集,极易在中下游造成洪灾 泄洪能力 淮河干流河床纵向比降小,中游许多河段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黄河夺淮入海,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加重了淮河水患 滞洪能力 淮河中下游调洪、滞洪场所不足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 使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植被破坏 植被减少,削洪补枯作用减弱,泥沙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水患 (教材 P111) 1. 淮河流域洪涝致灾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 ,应针对淮河洪灾的原因,上游植树造林、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都是比较合理的措施。 • 读我国洪涝频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 A地是我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 , 试分析其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 • (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哪些季节。 其中以哪个季节最集中。 • (3)洪水多由暴雨引起 , 直接引发我国暴雨的天气因素有哪些。 • [解析 ] 东北松嫩平原多洪涝灾害的。高一地理中国洪涝灾害
相关推荐
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 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 行使立法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 1871) 皇帝权力与议会权力之比较 • 皇帝任命首相和官员,不需议会同意。 首相之下不设各部,大权独揽。 • 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 皇帝是帝国军队的统帅。 • 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其实施。
区的大部分 • :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将会被淹没,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影响。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 20世纪 90年代 , 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 CO2浓度增加。 图 1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 CO2体积分数 ,
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世界各地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例如,我国政府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是不是一成不变呢。
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合作。 其具体规定是:将在 15年时间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三国间的关税.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在三国 9000多种商品中,约 50%商品的关税立即取消, 15%将在 5年内取消,其余的大部分在 10年内取消,少数商品在 15年内取消,此外,还将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保护知识产权等。
的可能性。 邓小平南方谈话 (电影资料)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十四大--确立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入新阶段 2020年--初步建立 十六大--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