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美洲与亚洲地经济区域集团化内容摘要:
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合作。 其具体规定是:将在 15年时间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三国间的关税.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在三国 9000多种商品中,约 50%商品的关税立即取消, 15%将在 5年内取消,其余的大部分在 10年内取消,少数商品在 15年内取消,此外,还将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保护知识产权等。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裕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它打破了传统的一体化模式,开创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处同一经济贸易集体的先例。 —— 选自王丽莎 《 国际贸易原理主要问题解答 》 (世经评论 北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10年来,区域内贸易额由 1993年的 3060亿美元增加到 2020年的 6210亿美元。 其中,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由 1994年的 2020年的 1430亿美元,增长了近2倍;墨西哥对加拿大的出口亦有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过去 10年中墨西哥年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高达 120亿美元,是印尼的3倍;人均收入增加了 24%,达到 4000美元。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在接受 《 商业周刊 》 采访时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墨西哥目前经济规模达到 5940亿美元,世界排名由 12年前的第 15位上升到现在的第9位。 ” —— 《 经济参考报 》 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慈善基金会公布的报告指出,正当自由贸易倡导者为墨西哥北部出口加工区 10年间创造 75万个就业机会而欢呼的时候,享受高额补贴的美国农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墨西哥,并在过去 10年中导致 130万墨西哥农民破产。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至今,墨西哥农作物种植面积缩减了 400万公顷,同期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 10%; 1500万农业人口,其中多数是年轻人,迁移至城市或移民美国;农民人均收入也已下降至城市最低收入的 30%,而且这一状况正在随着农产品关税进一步降低而恶化。 其次,大量外资工厂的涌入对墨西哥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美国 TUFTS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墨西哥制造业产生的空气污染程度比协定签署前增加了两倍,而政府并没有按照原来的承诺提供。高一历史美洲与亚洲地经济区域集团化
相关推荐
灾成因 自 然 因 素 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 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 为 因 素 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 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 行使立法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 1871) 皇帝权力与议会权力之比较 • 皇帝任命首相和官员,不需议会同意。 首相之下不设各部,大权独揽。 • 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 皇帝是帝国军队的统帅。 • 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其实施。
区的大部分 • :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将会被淹没,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影响。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 20世纪 90年代 , 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 CO2浓度增加。 图 1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 CO2体积分数 ,
的可能性。 邓小平南方谈话 (电影资料)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十四大--确立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入新阶段 2020年--初步建立 十六大--进一步完善
, 1914年 6月28日 , 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成员刺杀 ,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战的经过 一战的爆发 一战的三条战线 一战的进程 主要的四场战役 德奥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 , 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 7月 28日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以后一周里 , 德 , 俄 、 法 、 英先后投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