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内容摘要:
凝视 300000, —— “3”后面是一个个“ 0”(圈 )吗 ? 不 ____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 300000, ——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要 用血来偿还。 王选 一位整天拉着上百名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在中国和日本间来回折腾打官司的中国女人; 一位英语和日语都非常精通且不图任何报酬而与日本政府较劲打官司的中国女人; 一位经常被人骂为‘有病’而让英国广播公司(BBC)年轻、漂亮、干练的女制片人流泪的中国女人; 一位经常被骚扰(其电话和邮箱总是无来由地出毛病)还不被众多国人所理解的中国女人; 一位在一个中国男记者眼里看来作为中国传统女人有些失败的中国女人。 ——中国青年报 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 ——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 H哈里斯 她,带领着她身后的 180位中国受害者代表 , 拨开锈蚀了 60年的历史雾障,使人类文明史上最惨无人道的罪恶大白于天下; 她,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民族道义的力量,帮助受苦受难的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 她,以一种“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而当选为“感动中国 ——2020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二战 ”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原告团团长 全民族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的胜利 第二课抗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原因 全民族的抗争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日本无条件投降 胜利原因和意义 抗战史实 三、抗战的胜利 抗战史实 ( 1)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时间: 指挥者: 战线: 战果: 意义: 三、抗战的胜利 抗战史实 ( 1)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 2)远征缅甸( 1942——1945年) 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 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原因: 目的: 战果: 三、抗战的胜利 抗战史实 ( 1)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 2)远征缅甸( 1942——1945年) 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 8月 15日)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 8月 15日)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 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1945年 9月 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 9月 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的授降仪式。 日本代表签字,然后麦克阿瑟、米尼兹将军、徐永昌将军,接着各国代表签字。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字仪式 《 辛丑条约 》 签订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三、抗战的胜利 抗战史实 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 8月 15日) 胜利意义: (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 从世界范围看 历史地位 第一次完全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三、抗战的胜利 抗战史实 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 8月 15日) 胜利意义: 胜利原因: 日本:侵略的 非正义的 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 请归纳抗日精神 ( 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 4)百。高一历史抗日战争
相关推荐
的可能性。 邓小平南方谈话 (电影资料)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十四大--确立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入新阶段 2020年--初步建立 十六大--进一步完善
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合作。 其具体规定是:将在 15年时间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三国间的关税.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在三国 9000多种商品中,约 50%商品的关税立即取消, 15%将在 5年内取消,其余的大部分在 10年内取消,少数商品在 15年内取消,此外,还将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保护知识产权等。
灾成因 自 然 因 素 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 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 为 因 素 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 1914年 6月28日 , 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成员刺杀 ,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战的经过 一战的爆发 一战的三条战线 一战的进程 主要的四场战役 德奥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 , 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 7月 28日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以后一周里 , 德 , 俄 、 法 、 英先后投入战争 ,
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 《 时务报 》 ;一是 《 新民丛报 》 ;一是 《 新青年 》。 ”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C 3. 1909年初, 《 大公报 》 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
地巩固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 张 吴 冯 北京 北京政变 冯玉祥 1925年 3月 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图为北京民众集会,要求召开国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