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认识压强内容摘要:

A. 沿 aa′虚线切除上半部 B. 以 bb′虚线切除右半部 C. 以 cc′虚线切除右半部 D. 以 cc′虚线切除左半部 A、 D 压力 方向 :与受力物的表面垂直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强 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 : p=F/S 单位 : 1N/m2=1Pa 应用 : 固体压强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大小 受压面积的大小 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受压面积 减小受压面积 增大压力 减小压力 【 例 7】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实验序号 压力 (N) 受压面积 1 10 2 15 3 12 20 实验序号 压力 (N) 受压面积 4 10 5 15 6 20 实验序号 压力 (N) 受压面积 7 20 8 30 9 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 4(或 2与 3与 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 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实验序号 4与 7(或 5与 6与 9)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 实验序号 3(或 6; 9)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序号 压力 (N) 受压面积 1 10 2 15 3 12 20 实验序号 压力 (N) 受压面积 4 10 5 15 6 20 实验序号 压力 (N) 受压面积 7 20 8 30 9 40 表一、表二和表三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b)分析比较 【 例 8】 如图 A所示,重力为 40N 的物体分别放在梯形木块的 3 的位置上,试分析物体的重力与它分 别在 3处时对梯形木块的压力。 F1 G F2 = G = 40N F3 = 0 G G G G1 = G2=G3=40N 答 : ① A组平放在地面, B组每块也都平放在地面 ② A组侧放在地面, B组每块也都侧放在地面 ③ A组立放在地面, B组每块也都立放在地面 ④ A组侧放在地面, B组叠着平放在地面 ⑤ A组立放在地面, B组叠着侧放在地面 【 例 9】 有两组同样的砖, A组一块, B组两 块,每块砖的长 ∶ 宽 ∶ 高 = 4∶ 2∶ 1 ,要使这 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怎样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