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弹簧问题课件内容摘要:
力 mg,弹簧的弹力F=kx和平板的支持力 N作用。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xN=ma 得 :N=mgkxma 当 N=0时,物体与平板分离, 所以此时 : kagmx)( 221 atx kaagmt)(2 因为 ,所以 图 7 总结: 对于面接触的物体, 在接触面间弹力变为零时 ,它们将要分离。 抓住相互接触物体分离的这一条件,就可顺利解答相关问题。 练习 1: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 m1=1. 5kg,盘内放一质量为 m2=10. 5kg的物体 P,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 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9所示。 现给 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F,使 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 0. 2s内 F是变化的,在 0. 2s后是恒定的,求 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 ( g=10m/s2) F 图 9 思考: 1 何时分离时。 2分离时物体是否处于平衡态。 弹簧是否处于原长。 要求从开始到分离力 F做的功,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F 图 9 如图 9所示,一劲度系数为 k=800N/m的轻弹簧两端各焊接着两个质量均为 m=12kg的物体 A、 B。 物体 A、B和轻弹簧竖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要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在上面物体 A上,使物体 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 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 g=10m/s2 , 求:( 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 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2)此过程中外力 F所做的功。 A B F 图 9 解: (1)A原来静止时: kx1=mg ① 当物体 A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拉力 F最小, 设为 F1,对物体 A有: F1+ kx1- mg=ma ② 当物体 B刚要离开地面时,拉力 F最大, 设为 F2,对物体 A有: F2- kx2- mg=ma ③ 对物体 B有: kx2=mg ④ 对物体 A有: x1+ x2= ⑤ 221 at由①、④两式解得 a=, 分别由②、③得 F1= 45N, F2= 285N A B F 图 9 (2)在力 F作用的 ,初末状态的弹性势能相等,由功能关系得: WF=mg(x1+ x2)+ 2)(21 atm思考:若 A、 B的质量不相等,求此过程中外力 F所做的功,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高考物理弹簧问题课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考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
如下图 A),试分析图 B中(a)、 (b)、 (c)三个实验并回答问题。 (1)(a)表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染烟草叶,结果 ___________。 (2)(b)表示用 _________________感染烟草叶 ,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表示用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复习课件
60 用数字 0, 1, 2, 3, 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则其中数字 1, 2相邻的偶数有 个(用数字作答). 典例解析 24 高三年级的三个班级去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 去,每班去何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种。 37 典例解析 4位同学参加某项竞赛,竞赛规则规定:每位 同学必须从甲、乙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选甲 题答对得 21分,答错得-
高考地理热点能源问题
1,认为运输成本提高导致价上涨,理所当然。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2) • 06年第 6题 A答案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马上排除, C、 D答案具有较大迷惑性;根据数据可看出③国似乎以石油( %) ④国以天然气( %)为主;同时纵向比较他们的值在 4个国家中也分别居首位; C、 D都对,许多同学这时就开始猜了,随便选一个;但有些聪明的同学就觉得不可能有两个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