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能源问题内容摘要:
1,认为运输成本提高导致价上涨,理所当然。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2) • 06年第 6题 A答案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马上排除, C、 D答案具有较大迷惑性;根据数据可看出③国似乎以石油( %) ④国以天然气( %)为主;同时纵向比较他们的值在 4个国家中也分别居首位; C、 D都对,许多同学这时就开始猜了,随便选一个;但有些聪明的同学就觉得不可能有两个正确答案,于是才取逆向思维,选 B,结果也碰巧对了。 实际上认为 C、 D正确的同学恰恰是中个题目的套,只分析表格后半部,而忽略了前半部提供的信息,只要同学稍微从前边的 能源消费总量( ③ ④国石油、天然气 能源消费总量分别是 、 ,而②国是 )数据分析一下,就不难判断 ③ ④国石油、天然气消费居四国之首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是不可能的。 • 第 7题可根据 单位 GDP能耗得出② ③单位能耗较少,应为发达国家;答案就可知; • 第 8题又是可通过第 7题得出结论的。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3) 四、教学注意与复习建议(供参考) • 能源的分类 • 能源的空间分布与和生产消费的地区差异 • 能源危机及解决途径 • 能源与环境 •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中国的能源问题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能源与经济、政治(战争)关系等跨学科内容 ☆ 明确 大纲对能源问题的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相关的地图、图表数据和统计资料等内容,紧扣能源的空间分布、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导致能源危机及如何解决;能源与环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总体思路,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综合复习。 解读大纲对能源问题的要求 • 1990年大纲(旧大纲):高中一年级 高中地理必修课第(七)节:能源和能源利用、能源与环境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 新大纲 ( 2020年 2月第 2版)并无单独提及,只在高一地理必修课下册教材第 8单元第 4节中提到能源问题即能源分类与利用问题,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03年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只是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到 “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 虽然大纲对能源问题的要求并不高,也并不突显,但由于能源问题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也是地学主干知识内容之一,因此复习时应给于重视。 能源的分类 我们常听说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等称呼 ,其实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的分类。 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 有直接来自太阳直接照射到地球的光和热能,还有间接地来自太阳的能源 ,常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能、水能、海洋热能和风能等,第二类是来自地球自身的能源,其中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着的地热能,常见的地下蒸汽、温泉、火山爆发的能量都属于地热能。 另一种是地球上存在的铀、钍、锂等核燃料所蕴有的核能。 第三类是太阳和月亮等星球对大海的引潮力所产生的涨潮和落潮所拥有的巨大潮汐能。 按能否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能源又分成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 太阳辐射能、水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海洋热能和波浪能等都是能不断地再生和得到补充的能源,所以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铀、钍等核燃料,都是亿万年前遗留下来的,用掉一点就少一点,无法得到补充,总有一天会枯竭的,它们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根据利用能源的形态不同,又可将能源分成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类。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而不改变它的形态的能源。 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柴草、地热、风力、太阳辐射能等等都属一次能源范畴。 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人为加工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例如,电能、热水、蒸汽、煤气、焦炭以及各种石油制品(诸如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还有生产中的余能和余热等也都属于二次能源范畴。 根据应用范围、技术成熟程度及经济与否,又将能源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都已得到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利用,。高考地理热点能源问题
相关推荐
60 用数字 0, 1, 2, 3, 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则其中数字 1, 2相邻的偶数有 个(用数字作答). 典例解析 24 高三年级的三个班级去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 去,每班去何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种。 37 典例解析 4位同学参加某项竞赛,竞赛规则规定:每位 同学必须从甲、乙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选甲 题答对得 21分,答错得-
力 mg,弹簧的弹力F=kx和平板的支持力 N作用。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xN=ma 得 :N=mgkxma 当 N=0时,物体与平板分离, 所以此时 : kagmx)( 221 atx kaagmt)(2 因为 ,所以 图 7 总结: 对于面接触的物体, 在接触面间弹力变为零时 ,它们将要分离。 抓住相互接触物体分离的这一条件,就可顺利解答相关问题。 练习 1
热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1、本专题考纲变化: 将“关税”归为“对外贸易”部分。 解读:这体现出今年考试的要求和内容更具体化,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关税和对外贸易的联系。 2 、【 知识网络 】 方式: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 作用:互通有无、节约社会劳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 世界市 场 世界市场的特点: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
阶段的地理复习 抓落实。 重基础。 回归课本,重读教材。 寻找知识线索,梳理知识结构。 —— 聚落 (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 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 4)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城市的合理规划。 2020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羧酸 讨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二酸乙二酯 乙烯 1, 2— 二溴乙烷 乙二醇 乙二酸 乙二酸乙二酯 讨论:设计制取苯甲酸甲酯的实验方案 15g苯甲酸与20ml甲醇混合后,小心加入 3ml浓硫酸 1 碎瓷片 冷却 25ml水 下层液移入 干燥的锥形瓶 移至分液漏斗, 摇动分液 过滤 蒸馏 产品 1gNa2CO3 苯甲酸甲酯的水解 巩固练习: 1 实验室制备 Al2S3,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