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初步内容摘要:
A;( 2)直线比射线长,射线比线段长;( 3)直线 AB和直线 CD相交于点 m;( 4)A、 B两点间的距离就是连结 A、 B两点间的线段。 板上 ,用手拔木条 ,木条能转动 ,这表明 ___________。 用两个钉子把 细木条钉在木板上 ,就能固定细木条 ,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 ,一只蚂蚁要从圆柱体 A点沿表面尽可能地爬到 B点 ,因为那里有它的食物 ,而它饿得快不行了 ,怎么爬行路线最短 ? A B 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如图 ,A、 B、 C、 D是直线 l上顺次四点,且线段 AC=5, BD=4,则线段 ABCD=_____. A B C D l (2)如图, AC=8cm, CB=6cm,如果 O是线段AB的中点,求线段 OC的长度。 A B C O ( 3)已知 AB=16cm, C是 AB上一点,且AC=10cm, D为 AC的中点, E是 BC的中点,求线段 DE的长。 5 9 ( 4)同一直线上有 A、 B、 C、 D四点,已知AD= DB, AC= CB,且 CD=4cm,求AB的长。 5 9 (5)已知线段 AC和线段 BC在同一直线上,若 AC=,BC= AC的中点与线段 BC中点之间的距离。 探究一、有关距离问题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 a两侧 ,分别有 A、 B两个村庄 ,现要在公路 a上建一个汽车站 C,使汽车站到 A、 B两村距离之和最小 ,问汽车站C的位置应该如何确定 ? a A B A、 B、 C、 D四个村庄 ,如图所示。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初步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七年级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两个图形关于 MN对称,则这两个图形 分别在 MN的两侧。 实战演练 6. 已知互不平行的两条线段 AB, CD关于直线 l对称, AB, CD所在直线交于点 P,下列结论中:① AB=CD; ② 点 P在直线 l上; ③若 A, C是对称点,则 l垂直平分线段 AC; ④若 B, D是对称点,则 PB=P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实战演练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值估算
解决问题的需要就可以了。 解决下列问题,需要估算还是计算准确值。 ( 1)统计北京市的流动人口; ( 2)老师计算学生考试的总分; ( 3)市政府规划未来五年的新建房屋面积; ( 4)公司支付员工的薪金; ( 5)测量一步数学教科书的厚度。 估算 估算 估算 计算准确值 计算准确值 如图一个八
七年级数学台球桌上的角
脑筋急转弯。 呵哈。 我想起来了。 原来是: 只要量出它的对顶角就可以了。 作业: P52 如图,在长方形的台球桌面上, ∠ 1+ ∠ 3= 90176。 ∠ 2= ∠ 3。 如果 ∠ 2= 58176。 ,那么 ∠ 1等于多少度。 试着与同伴交流你的理由。 答: 32176。 理由: ∠ 1=90176。 - ∠ 3 = 90176。 - ∠ 2 = 90176。 - 58 176。 =32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高和中线
∵ AD是△ ABC的高 A B C D ∴∠ BDA = ∠ CDA =90176。 三角形的高的 表示法 由三角形的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从三角形中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 三角形这边的高。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 •高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 •高之间是否相交 •高在三角形内部的数量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3 1 1 相交 相交 不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