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吾将之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 例子: 墨子怒耕柱子 , 耕柱子 曰 : “ 吾无逾于人乎。 ” 墨子 曰 : “ 吾将之太行 , 驾骥与牛 ,子将谁驱。 ” 耕柱子 曰 : “ 将驱骥也。 ”墨子 曰 : “ 何故。 ” 耕柱子 曰 : “ 骥足以责。 ” 墨子 曰 : “ 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 • 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 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例子: 孟子 曰: “ 不仁者 可与言哉。 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有 孺子 歌曰:‘ 沧浪 之 水 清兮,可以濯我 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孔子 曰: ‘ 小 子 听之。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自取之也。 ’ 夫 人 必自侮,然后 人 侮之; 家 必自毁,而后 人 毁之; 国 必自伐,而后 人 伐之。 太甲 曰: ‘ 天 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此之谓也。 ”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例如: “ 具告 沛公 , 沛公 大惊。 ”“ 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 , 相如 奉璧奏 秦王 , 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 左右 , 左右 皆呼万岁。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 《 庖丁解牛 》 中 “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等。 再如: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再如: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 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 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 ,知胜之道也。 故曰 :知己知彼 ,百战 不贻。 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 ,每战必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再如: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依总分,定句读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再如: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 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中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反复多次, 《 庄暴见孟子 》 也有大段反复。 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 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 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 (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 《 师说 》 中的几句话 , 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 , 其闻道 , 也固先乎吾 ,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 其闻道 , 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 也 ” 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 “ 也 ” 了。 错断之后, “ 也固先乎吾 ” 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 “ 也亦先乎吾 ” 就根本讲不通了 又如, 《 察今 》 在 “ 刻舟求剑 ” 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 以故 , 法为其国与此同。 把 “ 以故 ” 看作 “ 因此 ” ,还可以理解,但后面的 “ 法为其国与此同 ” 又该如何理解呢。 (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 师说 》 最后一段说: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如果断为“ ……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 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 “ 六艺经传 ”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 更何况只有“ 六艺经传 ” 才分科,才能称为 “ 通习 ” ,这里说的李蟠 “ 通习 ” 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 “ 通习 ” 之。 课堂练习 北京市西城区 2020年高三年级 4月抽样测试 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用斜线 /断句。 ( 5分)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 同 也 言 有 德 者 皆 由 俭 来 也 夫 俭 则 寡 欲 君 子 寡 欲 则 不 役 于 物 可 以 直 道 而 行 小 人 寡 欲 则 能 谨 身 节 用 远 罪 丰 家 故 曰 俭 德 之 共 也 侈 则 多 欲 君 子 多 欲 则 贪 慕 富 贵 枉 道 速 祸 小 人 多 欲 则 多 求 妄 用 败 家 丧 身 是 以 居 官 必 贿 居 乡 必 盗 故 曰 侈 恶 之 大 也 北京市丰台区 2020年高三一模统一练习 11.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 5分) 武平产猿 猿 毛 若 金 丝 闪 闪 可 观 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 母 度 不 能 生 洒 乳 于 林 饮 子 酒已气绝 猎 人 取 母 皮 向 子 鞭 之 子 即 悲 鸣 而 下 敛 手 就 致每夕必寝皮而安 甚 者 辄 抱 皮 跳 掷 而 毙 嗟 夫 猿且 知 有 母 不 爱 其 死 况 人 也 耶 课堂练习 北京市朝阳区 2020年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 5分)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 术 已 尽 用 之 则 过 也 凡 御 之 所 贵 马 体 安 于 车 人 心 调 于 马 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 君后 则 欲 逮 臣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夫 诱 道 争 远 非先 则 后 也 而 先 后 心 皆 在 于 臣 上 何 以 调 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 韩非子 喻老 》 赵王之子孙 侯 者,其继有在者乎。 吾所以为此者,以 先 国家之急而 后 私仇也。 nv,封侯 以 …… 为 …… 天下 云 集 响 应,赢粮而 景 从。 n状,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 卒 廷 见相如。 n状,在朝廷上 群臣吏民能 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n状,当面 可烧而 走 也。 使动,使(之)逃跑。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 旧 ,欲往投之。 adjn,旧交情。 足以 荣 汝身。 使动,使 …… 尊贵。 求木之长者,必 固 其根本。 使。高考语文文言复习课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西亚病夫的崛起(苏教版)
… 材料一:一位记者问凯末尔: “ 你已经拯救了祖国的命运 , 现在你准备干什么呢。 ” 凯末尔回答:“ 战争结束了 , 人们以为我们已经达到目的 , 其实 ,这才是开始。 现在 , 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 ” 凯末尔为什么说真正的工作才开始 ? 结合材料二说说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改革措施,才能使土耳其重新崛起。 凯末尔名言:“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 辉煌的胜利,如果没有知识大军,这个胜利成
议论文的布局谋篇粤教沪科版
伙。 ( 例证 、 点 ) 刘邦可以容忍韩信的狂傲 , 牛僧孺可以容忍杜牧的浪荡 , 曹操用人 , 更是不拘一格 , 唯才是举。 正因如此 , 才有了韩信所向无敌的战果 , 杜牧典雅韵致的华章 , 魏国一统北方的龙蟠虎踞。 或许这些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憾 , 但当事人看重的是他们的大方面 , 所以他们的才干得以淋漓尽致的播扬。 ( 例证 、 面 ) 政治军事上的龙争虎都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