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二首内容摘要: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 《 折杨柳 》 ,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王尧衢 《 唐诗合解 》说:“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 ”谈谈你对 “暗”的含意的理解。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的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 这就是“暗”所包含的意味。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散入东风满洛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 “ 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 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于是在诗人的想像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本来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了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 “ 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试加以说明。 “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为 迁客 去长沙,西望长安 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译文 ]一旦成为被贬的官员,在去长沙的途中,西望长安,那里再没有家了,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 一日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对饮,忽然听到一阵阵笛声,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