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内容摘要:
四、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 外交: 政治: 军事: 经济: 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 布列斯特和约 》 •最具策略性的 •最反应人民愿望的 •最能解决新政权首要问题的 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一:七大 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面对内外形势,转向军事斗争 四、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 外交: 政治: 军事: 经济: 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 布列斯特和约 》 •最具策略性的 •最反应人民愿望的 •最能解决新政权首要问题的 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一:七大 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面对内外形势,转向军事斗争 组建红军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五、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错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正确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其他的探索: —— 项目 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商业及分配制度 余粮收集制 所有企业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国内贸易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 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 ,而农民 获得的代价仅是一些贬值 %的 “ 彩色纸片 ”。 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已不堪忍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 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 更为严重的是, 2月 28日发生了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 “ 贸易自由 ”“ 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 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五、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错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项目 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商业及分配制度 余粮收集制 所有企业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国内贸易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有人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背离了经济规律, 但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反映了人民急切的美好的愿望。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 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 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史作用时,首先应该看它 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成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向社会主义过渡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B、保证了军事上胜利 C、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 D、列宁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军事性非常措施,高度集中人力物力,巩固了苏维埃 •农民利益受损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作用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商业政策 分配制度 余粮收集制 一律国有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 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恢复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制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缓和了矛盾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五、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向社会主义过渡) 正确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新经济政策中有这么一条: 中小企业无力经营则由资本家经营,允许私营 国家资本主义: 前提是 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 形式 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但 最终目的 是要有利于国计民生。 ( 00年全国、 01年春季高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待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的剩余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从上面的内容比较两种政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国家资本主义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项目。高二历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相关推荐
不安宁。 • (4)局部战争的存在 , 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 (5)社会主义和各国共产党人的号召和组织推动。 • (6)科学家们的努力。 • 2. 特点 • (1)广 泛性:从运动参加者看 , 知名人士 、文化界人士 、 青年学生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 • (2)民主性:反战和平运动以集会 、 游行示威等和平抗议活动为主 , 基本上是合法斗争。 • (3)组织性强
亡。 孙中山 (18661925) 3 五权分立学说 ______ 学政治 魏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阐述为 …… ) 严复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康有为 1托古改制 2实行君主立宪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学技术 张之洞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 梁启超 1兴民权 2“新民 ” 3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 1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制 2新三民主义 3五权分立 陈独秀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 ( 1)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 平分昼 半球经线所在的经度。 计算出地方时为 12h所在的经线的经度 ,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如果 70186。 N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 20186。 N。 出现极昼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 南北纬相同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坐标 )______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 _。 (
原因 • (1)历史原因:历史上的民族纠纷 、宗教信仰的冲突以及英国 “ 分而治之 ”的殖民主义政策 , 导致阿以长期冲突。 • (2)外部势力对中东事务的插足 , 是中东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 各大国对富含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的争夺 , 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 (3)阿以之间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分歧,是中东问题的症结所在。 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坚持不妥协、不让步的强硬立场
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动乱乃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探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孔子的中庸思想。 它是不讲原则吗。 是墙头草两边倒吗。 “中庸 ” 的本意: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中庸思想倡导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 和谐
、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 , 也是挑战 , 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 从机遇看 , 它有利于吸引外资 、 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 开拓国际市场。 从挑战看 , 由于发展资金匮乏 、 债务沉重 、贸易条件恶化 、 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 ,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 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