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全内容摘要:
粘贴木地板涂胶时,要薄且均匀。 相临两块木地板高差不超过 1毫米。 塑料地板铺贴工艺流程 9 十、 水泥砂浆抹灰的施工。 找规矩→ ,对墙体四角进行规方→横线找平 ,竖线吊直→制作标准灰饼、冲筋→阴阳角 找方→内墙抹灰→底层低于冲筋→中层垫平冲筋→面层装修 2.水泥砂浆抹灰施工要点 抹灰前必须制作好标准灰饼。 冲筋也是保证抹灰质量的重要环节 ,是大面积抹灰时重要的控制标志。 阴阳角找方也是直接关系到后续装修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 裱糊类墙面指用墙纸、墙布等裱糊的墙面。 (一)裱糊类墙面的构造 墙体上用水泥石灰浆打底,使墙面平整。 干燥后满刮腻子,并用砂纸磨平,然后用 107 胶或其它胶粘剂粘贴墙纸。 (二)裱贴墙纸、墙布主 要工艺流程 清扫基层、填补缝隙→石膏板面接缝处贴接缝带、补腻子、磨砂纸→满刮腻子、磨平→涂刷防潮剂→涂刷底胶→墙面弹线→壁纸浸水→壁纸、基层涂刷粘结剂→墙纸裁纸、刷胶→上墙裱贴、拼缝、搭接、对花→赶压胶粘剂气泡→擦净胶水→修整。 (三)裱贴墙纸、墙布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时 ,必须清理干净、平整、光滑 ,防潮涂料应涂刷均匀 ,不宜太厚。 ( 1) 混凝土和抹灰基层:墙面清扫干净,将表面裂缝、坑洼不平处用 腻子 找平。 再满刮 腻子 ,打磨平。 根据需要决定刮腻子遍数。 ( 2) 木基层:木基 层应刨平,无毛刺 ,无外露钉头。 接缝、钉眼用 腻子 补平。 满刮腻子,打磨平整。 ( 3) 石膏板基层:石膏板接缝用嵌缝腻子处理,并用接缝带贴牢。 表面刮腻子。 涂刷底胶一般使用 107胶 ,底胶一遍成活 ,但不能有遗漏。 2.为防止墙纸、墙布受潮脱落,可涂刷一层防潮涂料。 3.弹垂直线和水平线,以保证墙纸、墙布横平竖直、图案正确的依据。 4.塑料墙纸遇水呀胶水会膨胀,因此要用水润纸,使塑料墙纸充分膨胀,玻璃纤维基材的壁纸、墙布等 ,遇水无伸缩 ,无需润纸。 复合纸壁纸和纺织纤维壁纸也不宜闷水。 5.粘贴后 ,赶压墙纸胶粘剂,不能留有气泡,挤出的胶要及时揩净。 10 (四)注意事项 1. 墙面基层含水率应小于 8%。 2. 墙面平整度达到用 2米靠尺检查,高低差不超过 2毫米。 3. 拼缝时先对图案、后拼缝,使上下图案吻合。 4. 禁止在阳角处拼缝,墙纸要裹过阳角 20 毫米以上。 5. 裱贴玻璃纤维墙布和无纺墙布时,背面不能刷胶粘剂,中俑将胶粘剂刷在基层上。 因为 墙布有细小孔隙,胶粘剂会印透表面而出现胶痕,影响美观。 十一、 罩面类墙面装饰工艺流程 、木墙裙 木护墙板、木墙裙的构造。 在墙内埋设防腐木砖,将木龙骨架固定在木砖上,然后将面板 钉或粘在木龙骨架上。 木龙骨断面为 20~40毫米 40~50毫米,木龙骨间距为 400~600毫米。 2.木护墙板、木墙裙施工工艺流程: 处理墙面→弹线→制作木骨架→固定木骨架→安装木饰面板→安装收口线条 ( 1)墙面要求平整。 如墙面平整误差在 10毫米以内,可采取抹灰修整的办法;如误差大于 10毫米,可在墙面与龙骨之间加垫木块。 ( 2)根据护墙板高度和房间大小钉做木棒经骨,整片或分片安装,在木墙裙底部安装踢脚板 ,将踢脚板固定在垫木及墙板上 ,踢脚板高度 150毫米 ,冒头用木线条固定在护墙板上。 ( 3)根据面板厚度确定木龙骨间尺寸,横龙骨一般在 400毫米左右,竖龙骨一般在 600毫米。 面板厚度 1毫米以上时,横龙骨间距可适当放大。 ( 4)钉木钉时,护墙板顶部要拉线找平,木压条规格尺寸要一致。 ( 5)木墙裙安装后 ,应立即进行饰面处理 ,涂 刷清油一遍 ,以防止其他工种污染板面。 4.注意事项 墙面潮湿,应待干燥后施工,或做防潮处理。 一是可以先在墙面做防潮层;二是可以在护墙板上、下留通气孔;三是可以通过墙内木砖出挑,使面板、木龙骨与墙体离开一定距离,避免潮气对面板的影响。 两个墙面的阴阳角处,必须加钉木龙骨。 如涂刷清漆,应挑选同树种、颜色和花纹的面板。 十二、 石材类墙面装饰工艺流程 11 (一)天然花岗岩、大理石墙面构造和施工工艺 天然花岗岩、大理石板材墙面构造: 天然石材较重,为保证安全,一般采用双保险的办法,即板材与基层用铜丝绑扎连接,再 灌水泥砂浆。 饰面板材与结构墙间隔 3~5 厘米,作为灌浆缝,灌交时每次灌入高度 20厘米左右,实凝后继续灌注。 2.天然花岗岩、大理石板材墙面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安装基层钢筋网→板材钻孔→绑扎板材→灌浆→嵌缝→抛光。 (二)青石板墙面构造和施工工艺 青石板墙面构造和施工工艺可采用与釉面砖类似的方法粘贴。 青石板吸水率高,粘贴前要用水浸透。 家庭装饰中局部使用小规格石材和人造石材均可参 照釉面砖粘贴方法。 十三、 贴面类墙面装饰工艺流程 (一) 贴面类装饰基本工艺流程 1.粘贴釉面砖: 基层清扫处理→抹底子灰→选砖→浸泡→排砖→弹线→粘贴标准点→粘贴瓷砖→勾缝→擦缝→清理。 2.粘贴陶瓷锦砖: 清理基层→抹底子灰→排砖弹线→粘贴→揭纸→擦缝。 基层处理时 ,应全部清理墙面上的各类污物 ,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混凝土墙面应凿除凸起部分,将基层凿毛,清净浮灰。 或用 107胶的水泥砂浆拉毛。 抹底子灰后,底层6~7成干时,进行排 砖弹线。 正式粘贴前必须粘贴标准点 ,用以控制粘贴表面的平整度 ,操作时应随时用靠尺检查平整度 ,不平、不直的 ,要取下重粘。 瓷砖粘贴前必须在清水中浸泡两小时以上 ,以砖体不冒泡为准 ,取出晾干待用。 铺粘时遇到管线、灯具开关、卫生间设备的支承件等 ,必须用整砖套割吻合。 镶贴完,将表面擦净,然后用白水泥浆擦缝。 12 1.基层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土、浮灰。 旧墙面要将原灰浆表层清净。 2.瓷砖必须浸泡后阴干。 因为干燥板铺贴后, 砂浆水分会很快被板块吸走,造成水 泥砂浆脱水,影响其凝结硬化,发生空鼓、起壳等问题。 十四、 木龙骨隔断墙的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地面→弹线、找规矩→在地面用砖、水泥砂浆做地枕带 (又称踢脚座 )→弹线 ,返 线至顶棚及主体结构墙上→立边框墙筋→安装沿地、沿顶术楞→立隔断立龙骨→钉横龙 骨→封罩面板 ,预留插座位置并设加强垫木→罩面板处理。 木龙骨架应使用规格为 40毫米 70毫米的红 、白松木。 立龙骨的间距一般在 450~600毫米之间。 安装沿地、沿顶木楞时 ,应将 木龙骨 两端伸入砖墙内至少 l20毫米 ,以保证隔断墙与原结构墙连接牢固。 玻璃砖分隔墙施工工艺流程 玻璃砖分隔墙施工要点: 玻璃砖应砌筑在配有两根 f6~ f8 钢筋增强的基础上。 基础高度不应大于 150mm,宽度应大于玻璃砖厚度 20mm以上。 玻璃砖分隔墙顶部和两端应用金属型材,其糟口宽度应大于砖厚度 10~ 18mm以上。 当隔断长度或高度大于 1500mm 时,在垂直方向每二层设置一根钢筋(当长度、高度均超过 1500mm 时,设置二根钢筋);在水平方向每隔三个垂直缝设置一根钢筋。 钢筋伸入槽口不小于 35mm。 用钢筋增强的玻璃砖隔断高度不得超过 4m。 玻璃分隔墙两端与金属型材两翼应留有宽度不小于 4mm的滑缝,缝内用油毡填充;玻璃分隔板与型材腹面应留有宽度不小于 10mm的胀缝,以免玻璃砖分隔墙损坏。 玻璃砖最上面一层砖应伸入顶部金属型材槽口 10~ 25mm,以免玻璃砖因受刚性挤压而破碎。 玻璃砖之间的接缝不得小于 10mm,且不大于 30mm。 玻璃砖与型材、型材与建筑物的结合部,应用弹性密封胶密封。 十五、 镜面玻璃墙面施工工艺流程 1. 镜面玻璃墙面的构造。 玻璃固定的方法: 13 ( 1) 在玻璃上钻孔,用镀铬螺钉、铜螺钉把玻璃固定在木骨架和衬板上。 ( 2) 用硬木、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压条压住玻璃。 ( 3) 用环氧树脂把玻璃粘。装修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全
相关推荐
6。 , ∠ E = 50 176。 , AC = 2 cm , 求 ∠ D 的度数及 DF 的长. 解: ∵ △ ABC≌ △ DEF, ∴∠ B= ∠ E, ∠ C= ∠ F, ∠ A=∠ D, DF= AC= 2 cm, ∵∠ B= 50176。 , ∠ C= 70176。 , ∴∠ A= 180176。 - 50176。 - 70176。 = 60176。 , ∴∠ D= ∠ A=
在砌筑过程中配合同时进行,防止事后打凿,造成墙体裂缝。 6)地漏、排水管道的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7)对设计不完善之处应在防水施工之前提出洽商修改落实。 8)防水施工应掌握控制技术间歇,保证基层干燥后施工,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重视阴阳角、穿过楼板的管道节点防水处理,在施工完毕后,应做蓄水试验并经过试验确定无渗漏相信后方可施工保护层。 9)二次装修施工需破坏防水层的
用整砖。 对必须使用非整砖的部位,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宽度的 1/3。 弹出控制线,作出标记。 在粘贴前应对面砖进行挑选,检查是否浸水 2h 以上并清洗干净,检查是否表面晾干后粘贴。 现场检查是否按自上而下粘贴。 在粘结层初凝前或允许的时间内,可调整面砖的位置和接缝宽度使之附线并敲实,在初凝后或超过允许的时间后,严禁推动或移动面砖。 勾缝应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和深度进行,检查勾缝是否连续、平直
除水泥主要外购材料外,还有砂、 装饰材料 等大宗的地方材料,材料费占到工程总费用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其费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 同时,材料的品质、数量、以及能 否及时供应也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 材料准备工作的要点是:品质合格、数量充足、价格低廉、运输方便、不误使用。 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