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总论内容摘要:
•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 特殊原因 • A、战国:封建制度确立,农民地位比奴隶改善,劳动积极性提高 • B、南朝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南方。 • C、隋: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历代经济政策 • 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 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 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 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 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归纳 • 中国古代国家的统治集团在其奋发进取、励精图治时期,一般也都确定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治理目标。 如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称雄争霸,都有自己的富国强兵目标。 如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就可概括为:内而重农积粟,外而开疆拓土。 • 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 ( 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 • ( 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 • ( 3)对外贸易政策。 • ( 4)救荒政策。 • ( 5)平抑物价政策。 • ( 6)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 • ( 7)推广科学技术政策。 • ( 8)重农抑商政策。 以农立国的思想 •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 • 古代统治者重。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总论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23352266k x kk x k 3 56解:由题意得 即 分别由三角函数线得 ∴ +2k≤ x +2k, k∈ Z. 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最值和值域 【 例 2】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21sinxsinx(1)y=sin2xcos x+2; (2)y= 解 (1)y=sin2xcosx+2=1cos2xcosx+2
高三化学物质结构和化学键
性质相同,故 D项不正确。 答案 B 2.“ 神舟七号 ” 的燃料是氢化锂三兄弟 —— LiH、 LiD、 LiT。 其中 Li的质量数为 7,对这三种物质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2∶3 1∶1∶1 8∶9∶10 C ,违背科学规律的是 ( ) 化 为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D ( ) D 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 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 弱。
高三化学下学期原子结构
了 110种元素,但发现了核素远多于 110种 17O是一种核素,而不是一种同位素。 16O、 17O、 18O是氧元素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 热身练习 】 氯只有 35Cl和 37Cl两种稳定天然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35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