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复习内容摘要:
卜。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且徒手切片要成功。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 : (1)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 4~ 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 A(液 )2mL,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试剂 B(CuSO4溶液 )3~ 4滴。 (3)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4)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白质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涮。 (5)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 3~ 4h,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另外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特别提醒: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比较 (1)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 CuSO4溶液浓度为 ,双缩脲试剂中 CuSO4溶液浓度为。 (2)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 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 Cu2+。 (3)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是先将 NaOH溶液与 CuSO4溶液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 NaOH溶液,再滴加CuSO4溶液。 (4)该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可用于对生物组织、消化液 (如唾液 )、食品 (如奶粉 )进行某种成分的检测或鉴定,也可用于医学上某些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等。 例析 4在对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实验步骤: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 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 3支试管,编号 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 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 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 双缩脲试剂 A和 B(按比例配制 )的混合 ,振荡均匀后, 在沸水浴中加热观 颜色变化。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更正:双缩脲试剂 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 B b: 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互动探究 4: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 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 是 和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2)用 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斐林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解析: (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 4种溶液分为两组; (2)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将淀粉与葡萄糖分开; (3)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形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无这一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将稀蛋清和淀粉酶区分开。 点评:由题目分析可知:①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反应;②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③淀粉可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产生还原糖,这样就可以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判断出相应溶液的名称。 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程序 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典 ,例 (1)问题提出:植物体没有专门的脂肪组织,但在花生、大豆、蓖麻等植物的种子中富含脂肪。 有人提出植物体除种子外,其他部位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呢。 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2)探究课题: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 (3)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 (或不含 )脂肪 (4)材料用具:新鲜洋葱根尖、苏丹 Ⅲ 染液、体积分数为 50%的乙醇溶液、蒸馏水、 、 、 刀片、培养皿、镊子、滴管等。 载玻片 盖玻片 显微镜 (5)方法步骤 ①选取新鲜的洋葱根尖并做徒手切片:选取 2~ 3片最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的中央;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 滴加 2~ 3滴苏丹 Ⅲ 染液进行染色, 2~ 3 min后滴加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③在切片上滴 1~ 2滴蒸馏水,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④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6)预期结果与相应结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 若在装片中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则说明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 ②若在装片中观察不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含脂肪 思维导析:本题是探究性实验,探究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 脂肪;因为探究所以预期的结果与结论具有两种情况,要考虑全面。 又因为此实验是教材实验拓展,所以基本步骤可以参照教材中脂肪的鉴定实验来操作。 应 用 拓 展 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因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 因此,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 小李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 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 请写出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 ① 设计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② 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1)取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小李的尿液 2亳升; 2)甲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高三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复习
相关推荐
因极度恐惧和痛苦,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形成毒素,引起肉质下降,并对食用者健康造成伤害。 • 粉色是温柔的最佳诠释,这种红与白混合的色彩,非常明朗而亮丽,粉红色意味着“似水柔情”。 经实验,让发怒的人观看粉红色,情绪会很快冷静下来,因粉红色能使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情绪趋于稳定。 孤独症、精神压抑者不妨经常接触粉红色。 家居色彩中的健康学问 零食女人。 • 专家说:“一个人当他紧张的时候
cos(90176。 α) = tan(90176。 α) = + + sinα cosα cotα + sin(90176。 + α) = cos(90176。 +α) = tan(90176。 +α) = + cosα sinα cotα sin(2700α) = cos(2700 α) = tan(2700 α) = sinα cosα cotα + sin(270176。 +α) =
s) 1. Although he is young, but he knows a lot. 去掉 Although把 he 改成 He。 或去掉 but. 2. Since the day went on, the weather got worse. Since改为 As, 或 : With the day going on,… 3. A good storyteller must be
是细胞的 重要 能源物质 常见的还有果糖和半乳糖 ② 二糖 :是指水解后能够生成两分子的单糖的糖。 二糖 C12H22O11 蔗 糖:植物二糖,甜菜、甘蔗中较多 麦芽糖:植物二糖,发芽的谷粒中较多 乳 糖:动物二糖,动物的乳汁中 都能提供能量 一分子蔗 糖水解 —— 一分子葡糖糖和一分子果糖 一分子麦芽糖水解 —— 两分子葡糖糖 一分子乳 糖水解 —— 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③ 多糖
下的光合效率( CO2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 图一中既有不同光照强度的比较,也有不同植物的比较。 图二中既有不同光照强度的比较,也有不同的 CO2浓度下的光合效率比较。 ( 1) A植物是阳生植物, B植物是阴生植物,因此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由于光照不足,使A植物生长受影响。 ( 2) a点时,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释放 CO2的为呼吸作用产生。 ( 3) c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