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内容摘要: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每个电子层最多排 2n2个电子 2)最外层 8个电子,次 外层 18个电子,倒第三层 32 3)先占内层,后占外层 要求: 主族元素和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会写 方法: 记住每周期稀有气体的结构示意图 IA IIA外延; IIIA~IIVA内推 二、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从 1→ 8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例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到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又突然增大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正价: +1 → +7 ;负价: 4 → 1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869年,门捷列夫最先提出。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比较微粒大小的依据 (三看) 注意:关键因素。 一看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NaNa+ F> Cl> Br> I 二看核电荷数: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S2ClK+Ca2+。 O2FNa+Mg2+Al3+ H- > Li+ 三看电子数: 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相关推荐
(1)金属键 —— 电子气理论 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 (2)金属晶体的几种典型堆积模型 例 3如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 ,它们分别是 NaCl、CsCl、干冰 、金刚石 、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 (1)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 (填编号字母 ,下同 )__________,其中每个碳原子与 __________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 。金刚石属于
2O (5) 氧化性、还原性关系 氧化性 : Cl2 B r2F e3 +I2S 还原性 : Cl- B r-F e2 +I-S2 - (6) 除杂方法 ① Fe2 +(F e3 +) :加 Fe 粉,过滤; ② F e Cl3(F e Cl2) : 加氯水或 H2O2; ③ F e Cl2(C u Cl2) :加 Fe 粉,过滤。 特别提醒 Fe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Fe3
— O— H , H H H H ① 处 O— H 键断开 ① 该反应属于 反应。 取代 项目 物质 金属钠的 变化 气体燃烧 现象 检验产物 水 乙醇 浮、游、 球、 响 火焰呈淡蓝色 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 ,变红 ,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沉在底部 ,不熔成小球也不发出声响 干燥小烧杯有水珠,加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想一想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 钠浮在水面上,而沉在乙醇中
( C )2甲基 2戊烯 ( D )已烯 某有机的分子式为 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 H2加成,反应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 ( A )(CH3)3CCH2OH ( B )(CH3CH2)2CHOH ( C )CH3(CH2)3CH2OH ( D )CH3CH2C(CH3)2OH B AC 思考 :分子式为 C5H12O2二元醇有多种,其中能氧化为主链上碳原子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