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内容摘要:
,利用外国资金,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后者,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4)性质:前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后者,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的,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 (5)后果:前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了我国的经济,增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实力;后者,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在 《 春天的故事 》 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 座金山 „„” 老人邓小平 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指 ( )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用熟知的歌词设置了新的历史情景,要结合材料的时代背景和提供的时间信息即 1979年进行分析判断。 1979年邓小平倡议在广东、福建沿海建立特区, 1980年正式实施。 答案 B 2.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 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这两省的特殊 条件是 ( ) A.革命老区 B.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 C.物产丰富、人均产值高 D.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经济特区设立原因的理 解,一定注意 “ 特殊条件 ”。 本题关键词为 “ 特殊 条件 ” ,从对外贸易的需要角度来看,交通和华侨 众多符合要求,而交通条件不属于特殊条件。 D 3.过去是一个边陲小镇,“一条街, 一栋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 公园一只猴,不用几分钟,这头 到那头”是对它落后的写照,但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它“一夜崛起”,成为我国对外 开放的窗口,它应该是 ( ) A.深圳 B.上海浦东 C.珠海。高一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相关推荐
犹豫之余地。 ”( 《 全会宣言 》 ) • 外交上:争取国际援助,特别是苏联。 • 经济上:币制改革,筹备财源。 • 交通上:迅速修通粤汉、浙赣铁路,延伸陇海铁路。 新建桂越、甘新、川康等战略公路。 • 军事上:于京沪杭一线修建国防工事,整编军队,征集新兵。 二、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与谈判 • 国民党与苏联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接触 • 国民党的基本立场:“溶共” •
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 君主专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 “ 耕者有其田 ” 的政策。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新”在 反帝 “新”在强调普 遍平等的 民权 ; 反帝反封相结合 “新”在更关 注农民和工人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 李大钊、陈独秀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 ,还未发展到被消灭的程度。 探究:二月革命与六月起义的性质 二月革命要求推翻金融贵族的统治,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六月起义是法国的工人阶级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所以马克思说,六月起义 “ 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大交锋。 这是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 ” 问题: 法国的共和政体如何最终
(2)这种政策性因素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答案: (1)关贸总协定。 (2)关贸总协定有利于解决 30年代大危机以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一、美国在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中主导地位的体现 1.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 35美元
新局。 1894年,朱鸿度在上海创办的裕源纱厂外景 1894年祝大春在上海创办的源昌丝厂 一八八九年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独资创办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孙中山 1912年为 张裕公司的题词 郑观应指出:洋纱洋布大量流入中国,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