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动量定理内容摘要:
之则小。 当动量均匀变化时 , 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 p F1 F2 t 试比较 F1与F2的大小。 2. 动量的变化率 : 动量的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由动量定理 Ft =p 得 F=p/t. 用动量定理 Ft= p’一 P=△ p解释现象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 (1)△ p一定 , t短则 F大 , t长则 F小。 (2)F一定 , t短则 △ p小 , t长则 △ p大。 (3) t一定 , F大则 △ p大 , F小则 △ p小 . 应用动量定理来解释鸡蛋下落是否会被打破等有关问题 . 鸡蛋从某一高度下落 , 分别与石头和海绵垫接触前的速度是相同的 , 也即初动量相同 ,碰撞后速度均变为零 , 即末动量均为零 , 因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鸡蛋的动量变化量相同 .而两种情况下的相互作用时间不同 , 与石头碰时作用时间短 , 与海绵垫相碰时作用时间较长 , 由Ft=△ p知 , 鸡蛋与石头相碰时作用大 , 会被打破 , 与海绵垫相碰时作用力较小 , 因而不会被打破 . 3. 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 动量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变力 ,不仅适用于直线运动 ,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对于变力情况,动量定理中的 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 在实际中我们常遇到变力作用的情况 ,比如用铁锤钉钉子 , 球拍击乒乓球等 , 钉子和乒乓球所受的作用力都不是恒力 , 这时变力的作用效果。高一物理动量定理
相关推荐
W 与 v W 与 v 间关系的图象,找出哪一组的图象是直线,从而确定功与速度的正确关系. 二、误差分析 1 .由于忘记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 .橡皮筋长度、粗细不一,使得拉力及拉力的功与条数不成正比带来误差. 3 .纸带上的点之间间距测量也会带来误差. 三、注意事项 1 .适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 .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 3
末态: Ekt=1/2mv22, Ept=mgL/2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01/2(mgL/4)=1/2mv22mgL/2 解得 v= 例 4. 如图所示 , 一粗细均匀的 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竖直放置 , 右管口用盖板 A密闭一部分气体 , 左管口开口 , 两液面高度差为 h, U形管中液柱总长为 4h, 现拿去盖板 , 液柱开始流动 , 当两侧液面恰好相齐时 ,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课后思考 应用 作业 小结 引入 性质定理问题 证明 结论 证明 过程 发现 猜想 注 猜想猜想,得: 若增加条件 ABCD,则命题为真,即 α β A B C D 退出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二)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课后思考 应用 作业 小结 引入 问题 结论 证明 过程 发现 猜想 注 证明 性质定理已知:平面 ⊥ 平面 β ,平面 ∩ 平面 β
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高一数学 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法。 Venn图 :例如 大于 2小于 13的偶数全体用 Venn图法表示 4, 6 , 8 , 10, 12 高一数学 注:何时用列举法。 何时用描述法。 ( 1) 、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 , 难以概括 , 不 便用描述法表示 , 只能用列举法。 (2)、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