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和重力内容摘要:
器。 E . 弹簧秤是测量物体重力的仪器。 F . 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同时找到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3.已知铁锤对钉子竖直向下的打击力为 250N。 1)试画出以上打击力的图示。 2)试画出以上打击力的示意图。 (四)、力的分类:可按性质、效果来分 在力学中,按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在高中阶段,按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核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浮力、张力等都是按效果命名的 同性质的力,效果可以不同; 同效果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二 重力 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理解 ( 1)重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 2)重力的施力、受力物体。 ( 3)为什么不是把重力说为吸引力。 注意 ( 1)地球上任何物体均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受其它力的情况无关 ( 2)其它星球上的物体同样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方向: 应知 ( 1)怎样知道是竖直向下的。 ( 2)任何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无受其它力或受的其 它力怎样无关 ( 3)重力方向不一定垂直支持面;也不一定指向地 心;但一定垂直 水 平面 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在已知其质量 m时, 重力 G=mg 注意 ( 1) G=mg在任何地方均成立,但只有在地面附近 才取 g=。 ( 2) G=mg的成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其它力情 况无关 ( 3)在用弹簧秤测量重力时:。高一物理力和重力
相关推荐
W 与 v W 与 v 间关系的图象,找出哪一组的图象是直线,从而确定功与速度的正确关系. 二、误差分析 1 .由于忘记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 .橡皮筋长度、粗细不一,使得拉力及拉力的功与条数不成正比带来误差. 3 .纸带上的点之间间距测量也会带来误差. 三、注意事项 1 .适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 .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 3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课后思考 应用 作业 小结 引入 性质定理问题 证明 结论 证明 过程 发现 猜想 注 猜想猜想,得: 若增加条件 ABCD,则命题为真,即 α β A B C D 退出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二)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课后思考 应用 作业 小结 引入 问题 结论 证明 过程 发现 猜想 注 证明 性质定理已知:平面 ⊥ 平面 β ,平面 ∩ 平面 β
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高一数学 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法。 Venn图 :例如 大于 2小于 13的偶数全体用 Venn图法表示 4, 6 , 8 , 10, 12 高一数学 注:何时用列举法。 何时用描述法。 ( 1) 、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 , 难以概括 , 不 便用描述法表示 , 只能用列举法。 (2)、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
拓: vt图象 ?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 )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 BC 如图所示,为 A、 B、 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xt图象,则在 0t0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率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A> B=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