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内容摘要:
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 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 ……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 诸位呀。 快去工作呵。 ——李大钊 《 庶民的胜利 》 1、“民主主义劳工主义”、“占了胜利”是指什么。 “这种潮流”又是指什么。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占了胜利”是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潮流”是指社会主义运动。 首先他认为“是只能迎,不可拒的”,鼓励人们为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勇往直前;其次认为建立新社会新世界,必须要“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警告人们要作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2、根据材料,分析李大钊对于“这种潮流”的态度。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这三本书是:《 共产党宣言 》 ,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 阶级斗争 》 ,考茨基著; 《 社会主义史 》 ,柯卡普著。 到了1920年夏天 ,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而且从此我也 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了。 ” “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窗纱看晓雾, 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 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然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 ” 瞿秋白 无政府主义 :反对一切权力与权威,否认一切国家政权与社会组织形式,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要求建立无命令、无权利、无服从与无制裁的“无政府”社会。 新村主义 :不需要实行暴力革命,也不需要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只要在乡村组织和推广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村并普及教育,就能战胜资产阶级,逐步在世界上建成“社会主义天国”。 基尔特社会主义 :改组工会,扩大工会的范围,把所有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包括在内。 设想在未来的社会里,应以基尔特为社会单位,按着职业性质不同分成若干基尔特组织,由高度集权的全国基尔特来统一领导,用基尔特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经济有了起色。 林彪 按劳分配 3. 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 (1)背景: 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后,邓小 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 (2)措施:以 __________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 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 (3)成果: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和发展。 (4)结果:由于 “__________”的阻挠,趋于稳定的 经济形势遭破坏。 铁路整顿 四人帮 4.“ 文化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