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内容摘要:

经济有了起色。 林彪 按劳分配 3. 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 (1)背景: 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后,邓小 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 (2)措施:以 __________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 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 (3)成果: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和发展。 (4)结果:由于 “__________”的阻挠,趋于稳定的 经济形势遭破坏。 铁路整顿 四人帮 4.“ 文化大革命 ” 的影响 (1)给中国的 ___________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2)拉大了中国与 __________的差距,失去了一次 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3)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经济建设 发达国家 1. [学习思考 ](教材 P50)1975年邓小平领导整顿的重点是什么。 提示: 重点: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2. [学习思考 ](教材 P51)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提示: “ 文化大革命 ” 动乱的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 5 000亿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 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 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 文革 ” 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使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 文革 ”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即必须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请回答: (1)“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2)改革开放前的“动摇”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最大教训是什么。 答案: (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2)由中共八大时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六七十年代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最大教训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6~ 1976年 ) 事件 特征 影响 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多快 好省 ” 片面追求经济 建设的高速度 (1)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 (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 大跃进 ” 大炼 钢铁 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生 态环境遭到严 重破坏 “ 人民公 社化 ”运动 “ 一大 二公 ” 人民群众的生 产积极性遭到 严重挫伤 十年 “文革 ” “ 以阶级 斗争为纲 ” 国民经济受到 严重影响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020高考江苏卷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 大跃进 ”时期的特点是 “ 一大二公 ” ,以股息发放工资的说法错误,且有图片时间可知也不是大跃进时期,排除 A项; “ 股金证 ”“ 装订生产合作社 ” 等信息说明 B项错误; C项中贷款与图片中的 “ 股金证 ” 说法不一致, C项错误。 答案: D 思考感悟: 图片类型的题目,有利于构建新情境,解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认真审题,正确分析理解图片内容,并提炼有效信息;二是以图片信息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判断。 1.证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国家颁发此凭证的目的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私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